陳禮一愣,他當然想讓杜昱帶隊去張叔夜那裡效命,正好可以趁機提拔自己女婿,讓他坐上廂軍的兵馬都監僅在杜昱之下,可如今女婿去汴梁城尚未歸來,如何安置成了大問題。
“軍事上的事情本官不懂,如何安排人選全由將軍做主。”陳禮決定以退為進,讓杜昱自己安排人事調動。
“好吧,既然如此下官就僭越了。”杜昱說道。
“考慮到鄉兵的紀律和作戰能力低下,就由下官親自帶隊去張大人那裡效命。沂州城的軍中向來是由蔣敬負責,一直以來他從未出錯,也是位難得的人才,下官希望大人舉薦他作兵馬都監,負責府城的防務。而白琦幾人歸來之後,在他帳下效命協力守城不知大人一位如何?”杜昱的話是徵求陳禮的意見,但語氣上表達的態度可不是如此。
陳禮心知肚明,這是杜昱提出的又一個條件,若是不答應恐怕他會立刻翻臉,搞不好會以遵從皇命為由帶走沂州城的一半守軍,而從官場邏輯上他還說不出毛病。
這位兵馬統制想再次為屬下謀福利,他也沒有辦法,形勢所迫必須答應對方的要求。至於女婿的前途,只能日後再找機會了。
想到這,陳禮表示採納杜昱的建議,蔣敬升官的事情立刻提上日程。
就這樣,杜昱帶著滿意的心情回到軍營繼續準備出征的事宜。
兩天後蔣敬再次升官,從職位上坐穩了沂州軍第二人的位子,對於上官的提攜感激涕零一再表忠心。
杜昱倒沒提什麼要求,只是讓他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陳禮為了早日完成軍令,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湊齊一批輜重和糧草交到杜昱的手中,同時交到他手中的還有一批三千貫的軍餉。
此時,歐鵬和呂方已經帶著麾下的鄉兵在沂州城外集結完畢,他並沒有將馬麟和陶宗旺也帶上,他並不想讓陳禮等人看到自己在沂州的真實實力。
大軍開拔在即,杜昱一再囑咐蔣敬,讓其守好州府看好沂州軍。
按照大宋的習俗,大軍在出發前斬三牲祭旗。
杜昱將軍餉當場發放到鄉兵的手中,將士氣鼓動起來,這才帶著摩雲金翅歐鵬和小溫侯呂方兩名屬下向濟州進發。
鄉兵的人數並不是三千,杜昱考慮到面對登雲山壓力很大允許兩人各帶兩千精銳隨他出徵。
其實這支隊伍的構成並不合理,大多數都是刀盾手和槍兵,弓箭手的人數少得可憐,只有三百多人,至於冷兵器戰爭的大殺器騎兵更是一個沒有。
杜昱也沒有辦法,不是他不想帶更有戰鬥力的隊伍,而是擔心戰力過高根本不符合這支鄉兵的人設。
就連大宋西軍都湊不出多少騎兵,更不要說缺少馬匹的齊魯之地了。
杜昱與歐鵬、呂方並轡而行,看著整齊劃一的行軍隊伍,心中有個不好的念頭升起。在他看來鄉兵的素質一般,表面不錯實戰還是未知數。
可相比於半個月才訓練一次的朝廷大軍,這支隊伍堪稱精銳,人員構成全部是青壯沒有老弱摻雜其中。有充足的糧食供應,又不乏油脂補充,這些兵丁的身體也催了起來,看著就比普通人壯碩一截。
如此看來豈不是會被便宜岳父頂到前面去抗雷?
喜歡穿行宋末請大家收藏:()穿行宋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