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一聲令下,船隻調整航向往登州方向駛去。
海上行船與在濟水之中完全不同,海上風浪更大,但也因此滿帆的飛剪船速度也提升得非常大。
雖說到不了極限速度,但也在每小時810海里之間。這在沒有動力的北宋已經非常驚人了。
杜昱身為海城人自然是坐船出過海的,可阮家三兄弟和陳達卻並沒有見過大海。
阮氏三雄還好,畢竟也是水邊長大的。陳達這隻來自西北的旱鴨子就不行了,不過半天功夫就開始暈船,渾身無力時不時的嘔吐。
杜昱從揹包空間中拿出一些治療暈船的藥給他服下,陳大爺這才好過了一些。
好在山寨中挑選的水軍嘍囉們都是在水泊邊上長大的,各個水性都不錯。
絕大部分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對這種顛簸習以為常了。
根據現在的行船速度,杜昱估計兩天時間怎麼也找到耽羅了。
為了全天行船,他把阮家三兄弟分為三班,每人帶著自己的手下輪流開船。既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行船,又能充分鍛鍊梁山水軍的實際操作能力。
當天傍晚,他們已經越過登州出了渤海範圍,來到東海的水面。
杜昱檢視海圖,調整航向直奔耽羅方向。
進入東海之後,明顯海風更大浪也高了很多。飛剪船這時才體現出設計上優秀,再結合現代時空科技含量十足的風帆,一下子就把速度提升到了極致。
杜昱來到下面的駕駛室,開啟儀表盤,發現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12海里。這個數值與木質船的歷史記錄相當。
其實如果他肯啟動柴油機輪的話,速度提升到每小時24-30海里一點問題也也沒有。
無奈柴油屬於管制物資,這艘船的油也並沒有加滿,他可不敢隨便浪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可能啟動的。
這個速度雖然與現代時空的船隻速度沒發比,但也夠用。
夜裡是阮小二當值,杜昱覺得阮家三兄弟裡只有他比較穩重,所以就把夜班派給了他。
杜昱在制定航向的時候已經用船上的電子指南針做了定位,再加上有羅盤指引,倒也不怕阮小二在夜色中偏離航線。
阮小二按部就班,指揮手下的兄弟按照練習的方法操作船隻。
月色中,這艘飛剪船一路劈浪前行向遠方駛去。
天矇矇亮,阮小七的那組起來接班。
先是按照杜昱教他的方法使用電子指南針確定方位,然後又對照海圖看了看航線。
一夜行船,偏離的方位卻並不多,阮小七稍做調整很快就找到正確的方向。
這時,陳達黑著眼圈從船艙裡出來,看來這貨被折騰得不輕。
杜昱洗漱完畢,出來正撞見他便問道:“陳達兄弟,感覺好點了麼?”
陳達說道:“我本以為大海和陸地沒甚麼兩樣,行船就相當於騎馬。哪知這麼厲害,要不是哥哥的神藥,我都要把苦膽吐出來。”
杜昱笑道:“以後還搶不搶著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