嫤娘得見了兒子鐸郎,大哭了一場、又大笑了一場,還飽飽暖暖地吃了頓晚飯,夜裡又睡得舒服……第二日醒來時,只覺得神清氣爽,精神已然好了大半!
田驍過來給她診了一回脈,又讓她吃了幾粒丸藥,便讓伴當們啟程。
為了照顧嫤娘,車隊走得並不快。
但是,走在前頭的田重進大軍,因為要護著數以萬計的百姓與各種輜重,速度就更慢了……
當天傍晚,田驍讓車隊停下來紮營時,叡郎帶著敘郎,在親兵的陪伴下,匆匆趕過來向嫤娘請安。
看到孩子們個個都是精精神神的,嫤娘高興壞了!
她抱著敘郎痛哭了一回……
叡郎站在一旁,見嬸娘待兄弟親如生母,也忍不住紅了眼,默默地哭了一回。
等嫤娘平複了下來,叡郎這才上前向嬸子請安,說道,“原大哥也想來給孃孃請安,可惜軍務繁忙,實在走不開……孃孃也別急,祖翁的大軍距離咱們只有五六十裡地兒,想來明天就能追上去。”
嫤娘聽了,喜笑顏開,“你大哥這樣長進了?你祖翁竟一刻也離不得他了!”
叡郎笑道,“我們幾個也離不得大哥啊……”
“大哥要算帳!要背地形圖!還要學看風水看星鬥……祖翁說了,當將軍上陣殺敵,不過是打打殺殺,容易得緊!能號令三軍才是難上加難的事!得學會看風水,才會選安寨紮營的地方,學會了看星鬥才能辨別方向,還曉得第二日的天氣……這些看似都是小事兒,卻是往往是打勝仗的最大助力……”敘郎嚷著說道。
嫤娘一怔,由衷地笑了起來,“敘郎真能幹!小小年紀就知道這麼多了!”
小兒郎被誇得滿面通紅。
嫤娘又看向了叡郎。
當年袁氏尚在世之時,因為太過於看重長子殷郎,把他給拘在了身邊……這麼一來,本是次子的叡郎不得不被迫著承擔起了長房應負的責任。他小小年紀就跟在祖翁田重進的身邊,鞍前馬後的服侍,還學本事……
現在看來,叡郎既驍勇、又通透,恐怕還是田家第三代裡的第一人!
當然,她的鐸郎也不差!
看著自家的第三代人,雖然還都只是青蔥少年郎,卻已經隱隱有了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嫤娘心中快活極了。
一家子笑笑鬧鬧地用過了晚飯,嫤娘依舊早早歇下。
明兒就能趕上公爹率領著的大班人馬了,她想要好好休息,爭取明天精精神神地去拜見公爹——公爹雖正當壯年,但總歸是年紀也有大了,想來,他見到了身子強健的後輩,心中總是歡喜的。
夜裡,眾人各自歇下不停。
第二日清晨,嫤娘被田驍喚醒,洗漱過、又用過了早飯以後,車隊明顯加快了速度……
晌午時分,車隊也並沒有停下來休息。
嬤嬤們送了粥品過來,嫤娘和敘郎就呆在馬車裡,各自用了午飯。
下午時分,嫤娘靠在車廂裡眯了個盹兒,外頭鐸郎策馬過來,沖著馬車車窗簾子那兒喊了一聲“娘”……
嫤娘驚醒,連忙撩直敢簾子,見是兒子,忙問,“鐸郎,怎麼的?”
鐸郎一臉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