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音讓她的小夥伴送了嫤娘去一旁坐下。
這些小姑娘們也大多是大京貴女,雖然上一回宮裡辦慶功宴時,也曾見過嫤娘幾次,卻一直沒什麼機會跟她交談,再加上這次看到嫤娘送給蕭寶音的禮物,那副簡直美得無與倫比的串珠首飾……
貴女們開始嘰嘰喳喳地和嫤娘說起話來。
不多時,蕭寶音興高采烈地把張氏也迎了進來。
上一次在逛街的時候,嫤娘便和張氏商議過,要送些什麼給蕭寶音了。
最後張氏聽從了嫤孃的建議,除了韓府送上的、正兒八經、中規中矩的禮物之外,張氏還買下了兩套好料子的胡服成衣,然後花了幾天的功夫,在那套成衣上,用各色繡線繡滿了繁複精緻的花紋……
而且韓府也不差錢,張氏便用些細珍珠什麼的,做成流蘇墜在裙角、袍角處,令這襲華袍愈發顯得華貴、大氣。
遼國的姑娘始終不比漢族的姑娘們擅長刺繡,但天下的女子同樣都是愛美的。所以蕭寶音一來是受了嫤孃的影響,對張氏已經沒那麼反感了;再看到如此美麗的衣裳,頓時笑得見牙不見嘴。
其實大京貴婦們並非是不待見張氏。
實是因為這張氏看起來年紀不小了,卻還老和孩子一樣,又怯懦又愛哭……因此便有些看她不起;再加上韓母對兒子不從自己之願,竟執意要將個卑賤的女奴扶正為妻,所以對張氏橫看豎看也不對眼,且韓母自己就是大京貴婦,在外人面前說些不中聽的話,張氏身份尷尬又沒有幫手,那還不是韓母說什麼,別人就怎麼聽?
大京的貴女們本就對張氏無感,卻眼紅她為蕭寶音做的袍子,不由得七嘴八舌的紛紛問起張氏,這袍子是怎麼做的?這飾的顏色要怎麼配才好看……等等。
張氏頭一回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不覺有些受寵若驚。
又因為嫤娘一直含笑坐在她身邊聽著,張氏的膽子不由得又壯上了幾分,便也學了幾分嫤孃的雲淡風輕,與貴女們氣定神閑地說起話來。
不多時,蕭寶音的父親蕭蒙克帶著妻子,滿面喜色地陪著蕭太後、遼主耶律隆緒和韓德讓幾個人進來了。
此時張氏的全副注意力已經放在了身邊女孩們上,絲毫沒有覺察。
然而嫤娘卻眼尖地感應到,幾道灼熱的目光正朝著她們這邊直射了過來。
蕭寶音也看到了蕭太後她們,連忙喊了一聲“太後娘娘”,然後匆匆地迎了過去。
現場頓時有些混亂,到處都是貴婦們呼喚自家女兒趕緊歸位,好向太後和皇上行禮問安的叫喊聲音。
嫤娘也連忙站起身,先回頭示意張氏,等張氏也忙不疊地起了身,兩人這才走到了蕭太後的身邊,朝蕭太後行了一禮。
“丁氏芙妲見過太後娘娘,見過皇上!”
“臣婦韓張氏,見過太後娘娘,見過皇上……”
蕭太後微微一笑,“快平身、別這麼多禮,這是在外頭,不比宮裡……”說著,蕭太後的眼神在張氏的面上和身上滴溜溜一掃,不說話了。
這時,眾貴婦們也領著自家孩子上前,朝著蕭太後和耶律隆緒見禮。
蕭太後和顏悅色地與眾人說起話來。
嫤娘一直小心地注意著韓德讓。
果然不出她的意料,韓德讓一直注視著張氏。
而張氏此時已經不複方才的冷靜自恃,被湧上前來向蕭太後請安的眾位貴婦人們一擠,她彷彿又變回了受氣包……像只瑟瑟發抖、又楚楚可憐的小鵪鶉似的,縮在人群的最後面。
韓德讓的目光似乎有些遊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