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妹妹說,其實我,我也是……這日子快要過不下去了,可憐我來到這鬼地方十數年,竟無一人可託付心事……”說著,張氏便掩面輕泣了起來。
正好這時,侍女捧了茶具和盛滿了清水的銅壺和小爐子進來。
張氏立刻停止了說話、也不敢抬頭,只垂首斂眸,死命忍住了抽泣聲音。
嫤娘揮退了侍女。
直到那侍女出去了,張氏才長長地抽了一口氣,小小聲的嗚嚥了起來。
嫤娘也不說話,只靜下心來,將盛滿了清水的銅壺架在了小泥爐上,然後開始挑選茶葉。待銅壺裡的清水沸騰了以後,她用竹夾子將粗陶杯燙洗幹淨,然後靜置,待沸水稍稍降溫,再沖洗茶葉、聞香,最後奉上一杯清茶遞給了張氏。
她的動作十分優美流暢,玉指纖纖,如蘭瓣微卷、又如蝶翼翩躚,以至於張氏竟忘了哭泣……直到嫤娘將一杯透著幽香的清茶奉上時,張氏這才如夢初醒。
“是我失態了!”張氏連忙告了一聲罪,接過了粗陶茶杯,好奇地看著杯中清澈的茶水。
漢人一向愛在茶水中摻入各種各樣的果粒兒酥粒兒,說起吃茶,其實和吃碗點心甜品啥的沒什麼區別……
到了遼人這裡,這種習慣就更加了!因遼國地處極北,不適合種茶養茶,國民也大多是牧民,只會放牧,哪會種植?所以茶葉都是外來品,價格死貴不說,品相還低劣得很。可茶葉又是個好東西,十分的提神醒腦!為了蓋住陳茶的苦、澀,遼人愛在茶中加入馬奶、羊奶和牛奶什麼的……有的還會加入青稞面等等。
所以,當張氏真的看到嫤娘奉上了一杯清茶給自己時,很是詫異。
小小心地品了一口……
滾燙、清香、微苦、回甘的茶水在唇齒間來回蕩漾,竟教人有些不捨嚥下。
張氏舒服地嘆了一口氣!
“這茶,就應該是這樣。”她喃喃地說著,似乎陷入了沉思,“小時候娘帶我去萬佛寺上香的時候,就曾經在老方丈那裡喝過這樣一杯清茶……也是茶水裡什麼也沒添,可那香味兒……”
嫤娘微微一笑,說道,“姐姐好眼力!這可不就是金陵特産,名茶綠浮春?”
一聽到“綠浮春”三個字,張氏吃了一驚,問道,“這是綠浮春?”
嫤娘點頭,“前兒太後娘娘賞了一包給我,姐姐若是喜愛,不如待會子勻上半包帶回去?”
其實並不是。
蕭太後那兒固然是有綠浮春的,想來蕭太後自己也寶貝得緊,哪裡捨得賞她?這綠浮春,是田驍知道她愛茶,從宋疆追到遼北來時,他就一直帶了幾包在身邊,入了西附宮以後,嫤娘才得了的。
只是,想要知道張氏、韓德讓與蕭太後之間的事兒,總得有個……扯得上聯系的地方吧,不然怎麼引這話題呢?
張氏果然陷入了怔忡。
過了良久,她才澀澀地說了一句,“不,不必了……我們府上,原也有綠浮春,只是,只是……唉,那豈是我等可以享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