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
嫤娘心亂如麻。
大周顯德六年,六月,世宗柴榮駕崩。同年六月底,年方七歲的恭帝即位……但天下大亂,豈是一七歲小兒能執掌的?顯德七年,正月……恭帝尚來不及更改年號,遼人與北漢來犯,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奉命率領禁軍抵抗……
接下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國,改國號建隆。
建隆元年,太祖皇帝尊母親杜氏為皇太後。建降二年,杜太後重病……
田重進是趙匡胤的嫡系,自建隆元年起,任京都禁衛首領,也就是俗稱的金吾衛首領。
所以,其實田重進是知道的……
當年杜太後臨終前,曾召集趙匡胤、趙光義、趙普三人到病榻前,厲問趙匡胤——大周顯德年間,若繼承大統的,不是七歲恭帝,而是位年長有德的明君……這天下如何輪到趙匡胤?因此杜太後遺命長子趙匡胤,要兄終弟及……
那時就是田重進把守的門戶,他武藝高超,耳聰目明……雖然隔著門戶,卻也能聽到杜太後所講的只言片語。待當完了差散了值回到家中,再將些許聽聞說與妻子田夫人聽……田夫人本就是個絕頂聰明之人,立刻就猜出了杜太後之意!
田夫人嘆息,杜太後所擔憂的,確實是五代之亂的最大根本原因之一。
幼帝即位,確實無德無能帶領眾文武大臣治理天……
可此時官家膝下已有兩個兒子,且大的那個已經十來歲了,且趙匡胤當時正值壯年,又怎能與周世宗、周恭帝父子相比?
這雖是田夫人的想法,可兩口子也就只敢關起門來說說,並不敢讓第三人知道。
而那杜太後雖是太祖趙匡胤的母親,但田重進所忠之人卻是太祖皇帝……所以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田重進精準地把握住太祖皇帝的心理,一直努力保持著中立。可趙光義卻一直在向朝中的文武大臣們示好,這其中,也包括田重進。
有一回,時任晉王的趙光義賜了酒肉給田重進,卻被拒,田重進直接告訴晉王使者,“……替我多謝晉王罷!但我只知有一個天子而已!”
這些事,田重進夫婦一直放在肚裡,連兩個兒子都不敢告訴。
直到趙光義即位,田重進夫婦審時度勢,決定放棄瀼州……這一來,是為了消除趙光義對田家的疑慮;二來,田家長久地據守瀼州,只會成為趙氏皇族心中的一根刺。且如今後蜀、南唐已經平,吳越自降……唯有北漢未平,以及落入遼人手裡的燕雲十二州了……
只有從遼人手裡奪回燕雲十二州,才能奪回失地,同時也能攢下戰功!
所以,此次在京中,田重進召集了兩個兒子,將當年“金匱之盟”一事悄悄告訴了他們……
也就是說,按照當年杜太後與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倆的密談,兄終弟及……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即位;趙光義死後……理應輪到趙光美即位,趙光美死後,才應輪到趙匡胤之子趙德昭,以此迴圈……
可是,趙德昭卻死了!
這事兒,怎麼看都透著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