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原在鐸郎身邊服侍的小廝終於風塵僕僕地趕到了瀼州。
嫤娘親自召見了那個叫水明的小廝,特許他坐在小杌子上回話,又讓果兒沏了一大壺用泡著的鮮果兒塊的清茶過來,教水明直接抱著茶壺,一邊潤嗓子一邊回話。
鐸郎是嫤娘屋裡的侍女們陪伴著長大的,他這一去,也不知有多少人惦記著他!
如今聽說他的小廝回來回話,人人都爭先恐後地挨著牆沿兒擠在屋裡,擠不進屋的,也扒著窗沿子仔細地聽。
水明捧著茶壺坐在小杌子上,將小郎君跟著郎主在北漢的英雄事跡細細道來。
小郎君跟著郎主初到北漢時,還是從路上起,郎主就嚴令小郎君事事嚴於律己,且事事都要親力親為。小郎君從初時連郎主走快幾步都追不上,郎主隨便說一句話也聽不懂……到後來郎主一張嘴一伸手,小郎君就知道他想說什麼想要什麼……
後來小郎君跟著隊伍,好不容易紮了營安頓了下來,白天就圍著祖翁團團轉,夜裡則抽空練習郎君教他的那些基本功……有時太累了,睡過了頭,郎主也不叫他,讓他睡個夠!
後來小郎君學乖了,夜裡非要睡在郎主榻前的踏條上,只有這樣,郎主半夜裡起身時,才能驚醒了小郎君,小郎君才能跟著郎主一塊兒去練兵、或是旁聽郎主與副將家將等議戰等等。
嫤娘一邊聽就一邊抹眼淚。
她幾乎可以想像到,一個小小的孩子無助地在軍營裡跑來跑去……又到處兵荒馬亂的,可憐鐸郎就算過了個年也才四歲,他如何聽得懂公爹與部將商議時講的那些話?且軍營裡亂糟糟一團,他一個小小孩童想要做成一件事,又有多困難?
不光止嫤娘傷心,周圍的媳婦婆子侍女們也難過,不住地拿著帕子擦拭著眼淚。
水明都不敢抬頭了。後生仔有心想勸,卻又不敢唐突了娘子,只得抱著茶壺繼續往下說。
初時小郎君確實很不習慣軍營裡的生活,但很快,小郎君就熟悉了。北漢國一直與遼人互通,主帥潘美委任郎主率領大軍,其實是直撲遼人的。
所以後來,郎主一直將小郎君帶在身邊,不管是作戰還練兵休養。
小郎君親眼看到郎主與遼人相遇,對戰,又親眼看著郎主將一個個的番兵砍下頭顱……
起初小郎君被嚇壞了,坐在郎主的戰馬前時,還強忍著,直到後來郎主盡殲遼人,小郎君才躲到一旁去嘔了個天昏地暗。
當天夜裡,小郎君就發起了高燒還說起了胡話……
一連好幾日,小郎君都難受得緊,白天醒著的時候就嘔,夜裡睡著了就哭。但郎主交代下來的事兒太多,慢慢的,小郎君也沒空再難受了,再後來,小郎君也真正習慣了軍營生活。
到水明來瀼州之前,小郎君的個頭已經猛躥了一大頭,和個十二三歲的少年郎似的。郎主便讓小郎君加入了親衛團,開始跟著親衛們一同操練習武……
嫤娘和李奶孃拿著帕子哭成了一團,春蘭見兩人哭得不像樣子,便作主先讓水明下去休息,又讓廚房那邊單獨給水明加幾個好菜。
春紅春秀幾個上來勸,勸了好一會兒才令嫤娘和李奶孃收住了悲愴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