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惱怒,又有些心驚膽戰。
好不容易才捱到了三裡開外。
原來這兒有個亭子。
瀼州刺史田府的護衛們已經將這兒團團圍住,甚至已經有人在亭子的下風口處生起了火堆,開始煮起了沸水。
夏嫤娘帶著帷帽下了車。
在僕婦們的簇擁下,她跟在兩位夫人身後去了一個偏僻之處;其實她並沒有解手的意思,可兩位夫人都過來了,她一個人也不敢單獨留在亭子那兒。
很快,三人又結伴回到了亭子那兒。
早有僕婦們備好了溫水,用銅盆端了過來給三位貴人洗手;又有個婆子在一邊兒用生了火的小泥爐煮沸了護衛們取回來的山泉水,泡了茶給她們喝。
夏嫤娘自始至終都沒有摘下帷帽,可她的手卻裸露在衣裳外頭。
她寧願是自己多心了,可那人的目光卻分明在她的一雙纖手上流連忘返……驚得她連茶杯都拿不穩,整個人戰戰兢兢的。
歇了一刻鐘,兩位夫人終於攜著夏嫤娘又重新上了車,繼續啟程。
這麼走走停停的,一直到了接近晌午時分,車隊終於到了汴京城的城門處。
瀼州刺史田府在城北,而太常寺少卿夏家卻在城西,到了此處,兩隊人馬少不得要分開了。
夏大夫人帶著女兒下了田夫人的馬車。
田夫人依依不捨地跟了下來,拉著夏大夫人的手,又送了幾步。
見此架式,田驍連忙上前,朝著夏大夫人躬身行禮:“守吉擾叨表姨母多時了……表姨母慢行,我叫隊人馬護送表姨母和表妹回府。”
夏大夫人正要拒絕,但回過頭看了看自家三輛馬車和幾個年老的馬車夫和婆子,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田驍一揮手,一隊青年侍衛連忙策馬過來,聽田驍吩咐了幾句之後,他們就護在夏府馬車的兩旁,朝著夏府緩緩行去。
直到目送夏府馬車離開,田驍這才飛身上馬,又調轉了馬頭,護在母親的車架旁,朝著田府緩緩而去。
汴京的街頭自然是熙熙攘攘,熱鬧繁華的,但田驍心頭卻並無半點歡喜之意。
田夫人挑起車窗的簾子,看著騎在馬上無精打採的兒子,心中暗暗好笑。
她哪會不知兒子心中所想?
想那夏家五娘子看起來溫柔可愛,雖然有點兒調皮,敢隻身帶了一個婢女就去山上玩兒;但在這重文輕武的大宋王朝,倡議女子以病弱為美。但田家家主卻以軍功起家,田夫人就是愁找不到大家出身又健康活潑的小娘子來當自己的兒媳婦。
眼見兒子這副模樣,分明是對夏五娘子有了好感,而夏五娘子的容貌和出身,豈不是比先前的強萬倍!
只不過,要為小兒子說親……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還是先回府去,與長媳好好商量一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