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的是陸地,前面兩天還好,人煙稠密,官道上時不時有人來往,加上十里有一亭,這裡的亭是個驛站,可以給行人提供食宿,無論是否官員東都可以入住。
穆子期等人覺得這次遷移比以前舒服太多,在驛站裡可以喝到乾淨的清水和免費的稀粥,當然,醃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吃好一點,就要自己掏錢買了。
大夏出產的鹽雪白乾淨,裡面沒有摻雜泥沙,價格還很便宜,老葉氏在雜貨店看到的時候還覺得不可思議,再問價錢,只需十文錢一斤,心都抽疼了。
他們辛辛苦苦從寧安縣一直帶到林縣,再到清水鎮,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手中還剩下的兩斤鹽卻貶值得厲害,雖說他們家吃的鹽也沒有泥沙,可卻沒有雜貨店裡的看來白淨。而且當初他們買的鹽是七十文錢一斤。
此時,穆子期看著醃菜突然想到食鹽的價格,這更驗證了這是穿越者當政的證據之一。只有更高的技術和更高的效率才換來那麼低廉的價格。真不知道皇帝和左右丞相的腦子是怎麼長的,懂的知識真多。
當前大夏地位最高的三個男人今年大約四十歲,有關於他們的傳言,大民間流傳甚多,但毫無意外,三人的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是出了名的。據說皇帝前一年在街上和某個小販說過幾句話,隨口問了下家庭情況,一年後皇帝出宮,竟然還能隨口說出那名小販孩子的名字和年齡!
如果這個傳言是瞎編的,那如果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呢?大家都暗暗猜測,有這麼一個精力充沛、記憶力絕好的皇帝在,一般的官員肯定不敢搞什麼小動作,畢竟你的一個小錯誤,上頭的人可以記住很久很久……
當然,這些官場的話穆子期聽過就算,除了佩服他們不是常人外,他沒有任何心理波動。畢竟無論哪個世界都會有牛人出現,如果認為自己是天地主角而導致心裡暗暗不平的話,那人就不用活了。
之前穆子望讀書比他好,他都沒有妒忌。現在聽到穿越者那麼厲害,他只有高興的份。畢竟作為他們下轄的子民,國家越強盛安定,他才能活得越好啊。
顛沛流離過後,他最渴望的還是安定。
一頓飯的功夫,穆子期就想了許多。
老葉氏見他吃飯似乎心不在焉的樣子,就安慰道:“大郎是不是吃不飽?我這裡還有。”
“大哥,我的粥太多了,我也吃不完,你幫幫我。”穆子清見狀,立馬端著粥往他這邊送。
穆子期回過神來,瞪了一眼穆子清:“不用,知道你們心疼我,我能吃飽。”他們中午這一頓會買些饅頭放在路上慢慢吃。
倒是陳香和劉延知是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們才是吃不飽的,每頓飯都要掏錢另買。
不知道是不是受以前的影響,他們可以穿破一點,但吃一定要吃好吃飽,也不肯輕易捱餓。
就這樣走了五六天,從一開始的人煙稠密、路上行人匆匆到現在隔小半天才能見到一處村落,穆子期也看煩了路上的景緻。
剛開始他還是很有興趣的,一路上他仔細觀察過,這些村民的生活水平參差不齊,房子有白牆黛瓦的,有紅磚顯露出來的,還有直接用青磚蓋,屋頂從茅草到瓦片都有,但毫無意外,村民們的精氣神格外的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希望和期盼。
除此之外,他們時不時還能在某一個大點的村莊聽到郎朗的讀書聲。每次聽到讀書聲,遷移的隊伍總會把腳步放慢,這些流民們的眼神都會流露出羨慕……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世人對讀書人總會高看一眼,比起從軍,人們更樂意自家的小孩讀書。當然,他們這次遷移有軍隊的護送,在和大夏計程車兵接觸過,又知道他們的福利待遇後,村民們羨慕的物件又多了一個。
如果家中有人當兵,那家中就可以免稅兩年。士兵如果死亡,還可以得到一筆厚厚的撫卹金……種種待遇和穆子期前世聽說過的差不多,總之好處甚多。
不過在大夏當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像大金國,現在那邊據說是個男人都能被抓壯丁,大金的兵丁大部分比一般的地痞流氓好不到哪裡去,哪像大夏,裡面的將士有知識有文化。
經過十五年的辛苦栽培,穆子期發現大夏已經培養出一批屬於自家的班底,這些用新知識武裝起來的文武人員才是大夏最堅實的支持者和既得利益者。
“奶奶,如果以後我能進學舍唸書,我一定去。”想到這裡,穆子期就走到老葉氏旁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