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嬌定下了計劃。
第二天,她找人去詢問了爆米花的成本價。
太便宜了,一把白糖,就能爆炸出好多好多。只是現在的香港院線,並沒有大範圍提供這些東西。一般都是一些小商小販在幹這事,給小孩賣個零嘴,榨點甘蔗汁,或者吸椰子,配上爆米花。他們賺的就是幾分零頭,為了養家。香港院線大多不把這一點零點看在眼底,覺得少。可是積少成多呀!
陳敏嬌一下察覺出了商機。她是說,怎麼在香港看電影總覺得有些奇怪,原來奇怪在這裡。她是從後世的影院裡走回來的,那時候的影院商品販賣應有盡有,還會抬高價格呢!哪裡像現在,不把這幾分錢當錢。
“杜風!”陳敏嬌興致沖沖地找上杜風。
“怎麼?”
“我有個法子,你聽不聽?”
“幹什麼的?”杜風還是少見陳敏嬌此刻這種喜悅的模樣。
“賺錢。”
欸,這不就是他最想要的嗎?
杜風來了興趣,“你坐著說。”
陳敏嬌在他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坐下。
“你知道我們影院附近的那些小商販嗎?”陳敏嬌提問。
杜風想了下,“他們也不礙事,怎麼,你想清除?”
“想什麼呢你?”陳敏嬌覺得自己和杜風的溝通有哪裡出現了一些問題。
“我是想說,他們賣的那些東西,我們也可以賣呀。”
“賣什麼?”杜風不敢置信,“爆米花?”
陳敏嬌看出來杜風有些瞧不起這樣的小零食的存在。這大少爺從小到大都是玉盤珍饈,山珍海味給養出來的,這反應,也算是真實。
可杜風就是太沒有想象力了,他太低估人類能夠為美食做到哪種地步了。
1963年,美國電影院的營業收入主要支撐點從票房經濟轉為電影院內周邊收入的經濟利潤。而後者又名,爆米花經濟。再往後發展,二十一世紀,更是有了所謂的“爆米花電影”的出現。
顧名思義,指的是那些跟爆米花似的,看起來好看卻沒什麼營養,充其量讓人過過眼癮,看完就忘記,對觀眾來說沒什麼記憶點的電影。
一邊看電影打發時間,一邊吃著入口即化的爆米花感化味蕾。
這樣閑適的快感,讓爆米花在後世成為了電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陳敏嬌有點後悔自己才想起來,人就是對於日常而熟悉的東西容易視而不見。她以前見多了爆米花,就把它拋之腦後了。還得感謝昨日的斷電,喚醒了她的回憶。
“對,由影院賣爆米花。”
“那他們賣什麼?”杜風想到一個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很殘酷的事情,特別對於商業來說。小商小戶是非常容易被大公司給侵佔利益的。陳敏嬌能做的,不過是在盡力的範圍之內,挽救他們的損失。
“我考慮了下,可以僱他們成為店內販賣爆米花的員工。最好是年輕人,如果年紀大,可以試著詢問一下他們的子輩是否願意。”
杜風其實根本沒考慮這麼多,他就是隨口一問。他是在資本裡長大的人,知道金錢的積累下有多少的人骨頭。若是每一次都要考慮這麼多,那幹脆為全世界發放生活費好了。
“他們有經驗,夠熟練,也可以幫忙製作爆米花。”
算了。杜風看著陳敏嬌想,這個提議也不算是太差勁。
“我問過了,爆米花的成本很低。我覺得我們這一次可以利用贈送爆米花的方式來促銷電影票。”
“贈送?”
“是的。”陳敏嬌換了個坐姿,“人類天生對於免費的東西動心。爆米花又是膨化的,一小點就可以做成看起來一桶很多的樣子。人的視覺會自然而然覺得這樣很劃算,如此推論下去,就會有更多的人購買電影票。”
“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目標觀眾群體。”陳敏嬌提醒杜風,“女人和孩子永遠是第一生産力。而青少年更是電影票房和宣傳的主力。”
處於青春階段的少年們,最愛的事情就是分享。分享看過的電影,分享看電影的時候享受到的帶有奶油香味的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