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俠盜》?”杜風看著面前陳敏嬌拿給他的劇本, 皺了皺眉,“你要拍武俠片?”
陳敏嬌頷首, 半點客氣也沒有的拉開凳子坐下,“嗯,一句話, 給投資嗎?”
杜風的指尖撚著那劇本的第一頁邊角,皺著眉問, “導演你找誰?”
如果是有名的大導演, 杜風還想著能賭一把。
纖纖玉指對準了她自己的胸膛。
“你自己?”杜風驚訝了起來,半是勸阻半是朋友間的打趣,“不當個演員了?”
“誰同你說演員就不能當好導演了?”陳敏嬌瞋他。
杜風頭大,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 “你讓我再想想。”
“行。”陳敏嬌知道杜風在怕些什麼, 這些年,古風武俠片一蹶不起。經典被翻來覆去的重複,導致許多人審美疲憊。他率先考慮的當然就是票房問題。
一部電影是否決定正式開始拍攝, 是由多個方面的因素綜合決定的, 一個好的劇本在其中只是佔領了一個很小的比例。
後世的影視公司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劇本也應運而生。一個北京五道口,估摸著得有四五百個自稱編劇的人。然而, 影視公司每年收到大量的劇本投稿, 卻極少産出。
好劇本當然有,但好的劇本也不一定能夠擺脫被丟進垃圾桶的可能。過去稱霸好萊塢的《哈利波特》系列原著更是幾經波折,《朱諾》曾經被丟進製片人的垃圾桶中, 後來在好萊塢電影人frankin eonard的“劇本黑名單”中顯露頭角,機緣巧合下被看重,成為了那一屆奧斯卡的黑馬。
話又說回來,現在的香港,作什麼都是以收視率和票房為目標。沒有人能夠完全的肯定,一部電影,在劇本階段看一眼就知道能不能賺錢。
香港人拍電影謹慎又跟風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時代,別的地區拍電影總有政府來作保,就連內地都能從國家處拿到一些補貼,上映時期也是。可只有這時候的香港,英吉利不管事,你愛拍就拍,反正拍的也不是英文片。更別提什麼香港本地政府給拿錢的事了,不被人從中牟利倒貼都算好了。
跟風聽上去是有點難聽,但這也證明瞭某個型別的電影是受觀眾喜歡的,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只要跟風拍,就不用擔心會虧得太慘。
杜風本以為陳敏嬌會繼續走鬼怪這條線路,但是看了劇本卻發現,《俠盜》並不似她上一次所寫的《捉鬼靚女》那般簡單快樂,而是牽扯出了一些大義大道,是非黑白的糾葛。
杜風怕這立意太深。更何況,讓陳敏嬌自己當導演…..
杜風按下內線,讓人找郭飛敬來聊一聊。
“她?”郭飛敬最近胖了些,好歹也是拍出《捉鬼》系列的名導了,大魚大肉終日吃著,不胖才怪,“她終於肯自己當導演了?”
“為什麼這樣講?”
郭飛敬瞥了眼杜風,“老闆,你是真不知道?”
杜風伸手蹭了蹭自己的鼻尖。
“這麼說吧。”郭飛敬換了個坐姿,“沒她,我也拍不出《捉鬼》。”
“你要是敢賭,就信她一回。”
杜風看著劇本扉頁上的《俠盜》兩個字,若有所思。
“他們笑我,說天嬌是我賺錢,你花錢。”
兩天後,杜風把投資敲定告訴陳敏嬌的時候,跟她說了這樣一句話。的確,買器材,拍片,都是陳敏嬌決定下産生的花錢行為。
陳敏嬌倒也不甘示弱,“可我也沒少給你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