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毅接收完系統給的獎勵,便下床開始活動,恢復身體機能。
蔣委員長派人來慰問寧毅他們,並恢復了六三三團的部隊番號。
寧毅也在此期間,回了一趟南京看望了一下溫婉雅蕭雅兩位嬌妻。
……
10月初旬,日本·天皇召開“九一八“事變以來第一次御前會議。
正式宣佈向上海陸續派遣5個師團約30餘萬人的精銳部隊。
中日兩國上百萬軍隊在上海長達幾個月的生死搏殺就此開始……
當孫元良告訴楊瑞符營長撤到四行倉庫,一個營需堅守7天,掩護全軍撤退時,楊瑞符營長非常高興。
他明知有可能與他的部下全部犧牲,卻說“大敵當前,男兒自應以死報國”。
已知犧牲在眼前,任然英勇無畏。
8月13日以後,蔣介石盡遣70餘萬國民黨精銳之師,與日本侵略軍展開激戰。
儘管在區域性戰役曾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在幾乎沒有任何天然屏障可以防守的淞滬平原,面對海空佔絕對優勢的日軍,兩個多月下來,傷亡巨大,敗相已露。
10月26日,鑑於在上海閘北地區抵抗已日趨艱難,蔣介石決定撤出該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
同時命令顧祝同將軍讓其麾下的八十八師單獨留守抵抗。
因為九國公約的簽字國將於11月6日召開會議,蔣介石希望以八十八師的犧牲來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援。
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透過參謀長張柏亭向顧祝同提議:
“既然出於政·治目的,那麼留守閘北的部隊,實力多是犧牲,實力少也是犧牲,守多個據點是守,集中兵力守一、二個據點也是守。”
最後顧祝同同意八十八師留下一個團的兵力,留守地點自行處置。
孫元良決定,就以四行倉庫為據點固守,固守時間為7天,這也是蔣介石向他提出的。
他想來想去覺得一團兵力還是過多,在最後撤離時,決定只留下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這麼一個加強營。
營長為陸軍少校楊瑞符。
為加強領導,特派五二四團副團長中校謝晉元作為最高長官。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即xz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是交通銀行與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與鹽業銀行)於1931年建成的聯合倉庫。
它是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築物,建造得十分堅固。
楊瑞符營長接到從閘北前沿陣地撤退的命令,很不情願,因為他在這塊陣地上已堅守了2個月,犧牲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兄弟。
當孫元良告訴他撤到四行倉庫,就一個營堅守7天,掩護全軍撤退時,他非常高興。
他明知有可能與他的部下全部犧牲,卻說“大敵當前,男兒自應以死報國”。
兵力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經過5次補充兵員,全營撤退到四行倉庫時,包括謝晉元副團長在內,僅414人。
而他們的對手,是以後製造了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親自指揮的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
sh市民得知國民黨軍隊全線敗退的訊息原本是十分沮喪的。
現在突然聽到閘北傳來的槍炮聲,瞭解到四行倉庫還有一支中國軍隊在堅守,極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