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是蠢,是這些年過得太順風順水,大意了。”
“你自己解決吧!”衛長歌說罷,也不管徐世銘的人會怎麼做,大門戶出來的人,栽贓陷害的本事還用不著她去教。
“那你怎麼不去別的學堂鬧事。不過是看著學費低廉有利可圖。你們這樣的心思,我可不敢收你的孩子。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聽過。”林聞不等回答,就自顧自講了起來。
到底是真才實學,講起東西來,雖不如積年的老先生那麼聲情並茂,可也算得上流暢。眾人聽罷,有明白的已經羞愧的低下頭,還有那不明白的依舊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臉疑惑。
林聞也沒指望,這些人全聽懂,能有一二人明白已經是意外之喜,接著說道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你看那些豪門大戶,為何代代出英才,就是如此。你們以為孩子只要能念書就好,可沒想過自己的一舉一動才是孩子先天的老師。現在衛神醫和鳳凰山的百姓建起這學堂,你們因為進不來就要打人鬧事,孩子看在眼裡,以後遇事也只會沖動易怒,敢問惹了禍事,你們當中有幾人覺得可以擔得起?”
被林聞一問,場中眾人都面面相覷。過了半晌,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
“林先生,我不想長大了成我爹這樣的人!”卻是一個紮著總角的孩子在說話,旁邊那個紅臉漢子似是孩子父親,舉起手卻遲遲沒有落下,畢竟林聞的話音才剛落下。
接著陸續跟著幾個聲音響起,不一會竟是響成一片,再看那些父親母親大多都羞愧的地下了頭。
衛長歌看這場景,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學校的感恩教育大會上的情景。只不過那個時候虛假賣弄多,而眼下的場景倒是情真意切的。
“先生,我們也是想讓孩子以後能過好日子啊!其他學堂的束脩太貴,我等小民實在擔負不起啊!本想著這是個機會,沒成想還是這樣啊”這人說道最後,竟然戴上了哭音。
“衛神醫知道大家的苦衷,所以我們決定讓你們的孩子留下,只收鳳凰山孩子束脩的一半,而這些錢以後也會用作擴建。”林聞道。
人群靜默了一下,一下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看著眼前激動地快要落淚的人群,林聞只覺自己也是心潮澎湃。
過了好一會,人群才又安靜下來。都眼巴巴看著林聞。
林聞此時徹底放開了自己,“各位鄉親,我們學堂場地有限,孩子們留下來卻也只能作為旁聽生,且要接受考核。”
此時,大家都還沉浸在入學的喜悅中,哪裡有認真想過考核,有那注意到的,也以為只是學堂的常規考校,並沒放在心上。
冷眼旁觀的衛長歌自然太清楚,此時若不說清楚,以後只怕退除一部分學生的時候,又會有今日的麻煩,到時候可就沒這麼容易平息了。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
衛長歌緩步走到林聞身旁,人群中有人恭敬地喊道“衛神醫!”,像是湖面上的波紋,一下擴散開去。不一會竟是眾人齊聲喊起了“衛神醫”,聲音在山谷間回蕩,一時間顯的格外莊嚴肅穆。
徐世銘等人感受到這氣勢,也心下肅穆,就連路無缺此刻也對衛長歌有了敬佩的意思。這還是個十幾歲的女子啊,尋常人家,不過是相夫教子,而她卻可以在此處享有眾人的敬意,換作自己男兒身,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