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實話,要不是因為錯誤的估計了,那個突然冒出來的史密斯的戰鬥力,導致從昨晚到現在,他們連續派出去的幾波人,都被史密斯干掉了。
特別是那六個,本來是被派駐在聯邦調查局東海岸聯合指揮中心的情報處特工,使得這件事情,讓本來因為其自身與紐約警方有著十分良好的關係的,原本不打算接手此事的喬·馬丁內斯,陰差陽錯的開始關注這件案子。
再加上赫茨自投羅網的找上了賈博,導致聯邦調查局居然直接抓到了,引發這一切事情的導火索的赫茨。
然後再被喬發現,似乎可以利用這件事,打擊一直跟自己不對付的中情局,上報給了皮特和總部的話,其實這件事情,還真的不一定能夠給那個科技處主管,以及後來的行動處副處長帶來多大的麻煩。
因為公器私用什麼的,在他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機構當中,實在是太過於常見了。
遠的不說,比如‘不可能任務小組’的伊森,當初不就是被自己的直屬長官出賣,明明是這位長官,在暗地裡面倒賣中情局潛伏在歐洲的情報人員名單,但是在引起內部調查人員的注意之後,這位主管卻把伊森推出來當替罪羊?
雖然可能跟這次的事情看起來不一樣,但實質上這兩者之間的性質卻是一樣的。
又比如傑森·伯恩,他在踏腳石計劃當中,不就是一個只會聽從於上級命令的工具?
而在最後一次,他被派去法國執行任務,暗殺那個黑人領袖的時候,就是因為在準備下手的時候,正巧遇到那個黑人領袖正在跟自己的小閨女一起,從而讓其殘存不多的人性覺醒,才導致沒有能夠完成任務,反倒是受了重傷失去了記憶。
而當時把傑森派去執行這個任務的中情局大佬,不也是在秘密的,用驗證踏腳石計劃是否成功為藉口,但卻是在利用傑森這個踏腳石計劃相當完美的試驗品,來為自己謀私利?
太多了,這種事情,在這個機構當中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到了,只要沒有人踢爆,就根本不會有人在意的地步。
一個光是僱員就有一兩萬人的龐大到幾乎可以說是臃腫的機構,又有著無數打著‘絕密’名號的,可能誰也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具體詳情的大大小小的專案組,然後,還要加上有著無數的黑錢在手裡,畢竟這個機構公開販賣諸如可卡之類的事情,早就已經世人皆知,如此便利的條件之下,幹出公器私用,以權謀私的事情,實在是太常見了。
可是,無論以前如何,這一次科技處的那個傢伙,以及後來被拖下水的行動處的副處長,卻是踢到了鐵板——也就是那個戰鬥力超常的史密斯!
然後,又因為對於史密斯的戰鬥力估算失誤,導致了至少有十幾名,分屬於情報處和行動處的特工,直接斃命在了史密斯的槍口之下。
原本到了這裡,還是沒事,以那兩位大佬的權力,還是可以摁下來的。
可好死不死,這件事情卻讓一直都跟他們不對付的聯邦調查局掌握了證據?
這就麻煩了啊!
在國外的時候,他們肆無忌憚的搞這種不能拿上臺面的私下動作,聯邦調查局沒有資格管也管不著。
可是這次這件事情,卻是發生在了美帝的經濟中心紐約!
更尼瑪離譜的是,前前後後光是在紐約就死了至少十個特工,還有六個是正兒八經,被派駐到聯邦調查局牽頭成立的,聯合指揮中心工作的情報處人員?
這不是把自己的把柄親自送上門去是什麼?
在國外隨便他們怎麼搞,聯邦調查局的手都伸不到他們身上,但很不幸的是,這一次是在國內,還尼瑪是在紐約這個美帝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東海岸最為重要的城市。
就算是膽大包天的科技處和行動處副處長,在沒有外力介入的前提下,或許花費點功夫,能夠暗中擺平這件事情,但前提很重要,沒有外力介入!
而現如今的局面,豈止是外力介入?
簡直就是已經在向他們的根上刨根兒了。
拉特利奇參議員如今在驢黨內部快要被放棄的訊息,雖然還只是在小範圍之內傳播,但是作為跟拉特利奇參議員繫結在了一起的那位科技處的高官,怎麼可能不關注此事?
再說了,弗吉尼亞州距離花生燉又不遠,身為中情局中層偏上的管理層人員,再怎麼說,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情報或者訊息渠道。
所以,橫空出世一個紐約的作家,居然正在謀劃頂替拉特利奇,並且已經得到了驢黨黨魁,還有大統領的支援,同時,驢黨內部已經打算放棄現在醜聞纏身,而且身體又不好的拉特利奇的訊息,剛剛一傳出來,這邊就知道了。
同時也知道了,司法部長在得知這一訊息之後,居然改變了一開始只打算收拾自己等人的初衷,反倒是把拉特利奇也一併納入到了調查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