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費了許多口舌大發議論,他是嫉妒,還是仇富?
他把一個鄉村企業家黃似仁說得那麼不堪。
作者什麼心態,讓人不快!
其實,讀者想知道黃似仁,他是怎麼發的,怎麼發那麼快,他做了什麼,他使什麼手段,他有什麼捷徑,他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那麼好吧,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細細地看一看黃似仁的致富路。
且說,改革開放的颶風在神州大地上來的甚是迅猛,許多許多還沉睡的鄉村,一時之間就被商品經濟的浪潮掀得波起浪湧。
農民們在平靜的鄉村久了,他們已經習慣了不富不窮的平淡生活。
龍樹村的村民也不例外,改革初期,許多人還在依賴著上級統籌,隊長分工,許多人甚至什麼是改革,什麼是開放?
都不清楚。
就是一向精明的黃似仁,他也只是認為:
“這下好了,老子可以不種田了,老子可以自由自在地賣餅子了,老子賣餅子再不用擔驚受怕,再不怕被割資本主義尾巴了!”
生產隊宣佈結束的那天晚上,在村裡的公房裡,他黃似仁表現的尤為興高采烈,歡天喜地。
第二天,天剛朦蒙亮,他迅速起床,滿臉歡悅,渾身精神,他迅速地把房裡的雜物,把那些再不用的鋤頭、鐮刀、糞箕,糞桶全都丟棄,他在家裡騰出房間,搭上幾塊大木板,把火爐燃得火光熊熊,大做餅子。
隨即,他擔著餅子,村裡賣,村外賣;小城賣,大城賣。
晚上回到家裡,黃似仁一個人躲在小木樓上,他數錢數得響,他邊數錢,邊自言自語,邊數邊笑。
“哈哈哈,哈哈哈,
老子要發了,要發了……”
黃似人狂喜之極,狂喜的手舞足蹈。聽,樓上的木板都被他跳得嗒嗒嗒的響。
黃似仁,他就這麼個人,他就是這德性,畢竟,他只是一個農民,只是一個只上過幾年小學的農民,文化不高,素質還低。
這是龍樹村村民的普遍現象。
雖然如此,素質是不高,但龍樹村的農民天生就聰明,天生就能吃苦。
特別是黃似仁,他似乎比同村同輩的人要顯得聰明,精靈。尤其是他膽子大,敢闖敢做。何況,他有手藝,有獨門絕技,他心裡更有底氣。
黃似仁,他做起事來特別用心,特別來勁,他這種品性,是村民們長期養成的習慣,天生練就的本領。
村民們做事執著,執著的有些固執,村民吃苦耐勞,耐勞的顯得愚魯。
這不,看看農民挖田,昔日農民挖田,在暴烈的陽光下,舉著沉重的鋼鋤,一鋤一鋤地挖土,要挖得深,要用力挖,要把土塊挖成大塊大塊的土坯,讓烈日曝曬。
他們渾身是汗,一身灰塵,但他們堅韌地,咬緊牙關地,不停地挖,不停地挖,直把大片大片的田地挖完。
這種吃苦精神,這種艱苦的秉性,幾乎每個農民都有。
正是這種精神——這種農民剛毅執著的精神,促使像黃似仁這樣的農民在改革初期,在那撈錢如撈紙的時期,不富才怪呢!
看看,龍樹村村旁的一些村莊,許多人不也很輕鬆就富了。
那個理髮的駝背,那個趕馬車的矮子,那個殺豬的屠夫……
就是龍樹村裡,那老隊長的兒子大狗,那舊社會大地主家狗腿子的孫子,還有那個一向令人笑話的風流寡婦……
這些村民,他們有的有點小手藝,有的有些小關係,有的全憑膽子大……
哈哈哈,不費吹灰之力,他們一下就富起來了!
不過在當地,最富,最有特色的,現在還是黃似仁。
黃似仁賣餅子先淘得一桶金,他還不收手,這傢伙野心特別大。
他先是賄賂老隊長的兒子大狗,他很便宜就租到村裡的公房擴大了家庭作坊。
隨後,他在村裡招兵買馬,找了幾個與他氣味相投的人跟著他幹,很快他的隊伍就壯大了。
沒有多久,黃似仁竟然順風順水,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