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鶴遠和原皓左右護法一樣在李悠雲兩邊坐下,原皓不顧他眼神警告,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地把柳錦恩拉到姜鶴遠旁,跟在自己家似的,大大方方地對她說:“坐這兒吧,別客氣。”
柳錦恩:“……”
姜鶴遠:“……”
李悠雲沒留意他們之間的小動作,沉浸在歲月無情中,只覺人生猶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喟嘆道:“一晃你們大了,我也老了。”
姜鶴遠說:“您風姿不減當年。”
李悠雲知道他安慰自己,笑著搖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倒是你,”她問道,“怎麼從美國回來了?”姜鶴遠之前在哈佛讀經濟學博士,她還以為他會就此在國外紮根。
姜鶴遠解釋:“h大千人計劃聘任我做了教授。”
h大是國內著名的985院校,門檻極高,李悠雲頓感驚訝:“搞學術?我真沒想到……”她連聲說,“好樣的,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會讓我失望,一定要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為國家做貢獻……”
姜鶴遠被她的反應逗笑了,他也未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去搞學術,連家人都以為他會去做業界或者自己創業。然而從決定讀博開始,這條路似乎就這樣順其自然地發生了,有時細想起來雖也不可思議,但其實並非無理可循。
他看著會場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碩大紅色橫幅,輕聲道:“還是多虧了您,不然也沒有我今天。”
這句話是姜鶴遠的肺腑之言。
若是談起他的成長軌跡,大概人人都會誇贊一句,天生英才。
他自小品行兼優,常年名列前茅,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它同學需要十倍努力才能達到的成績,姜鶴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按部就班的學習關不住他那顆渴望探索的心,連著跳了好幾級,還是後來趙青竹擔心他與別人不在一個年齡段上,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均衡發育,才堪堪止住了他過度超前的腳步。
他一路上順風順水,家人疼,老師寵,同學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眾人的關注彙成了一個巨大的聚光燈,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被點亮的中心。
同樣超前的還有他早熟的性格,在眾星捧月下,少年姜鶴遠表面一派謙和,內心卻狂妄無比,自覺世人皆傻逼,唯有自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姜父公務繁忙,偶爾見上姜鶴遠一面,總是告誡他做人行事須得低調,而在趙青竹長期“千萬別給你爸惹麻煩”的耳提面命下,他也不方便將這種不可一世展現出來,只能偷偷埋在心底,裝腔作勢地維持著那層搖搖欲墜的斯文面具。
直到那年讀高三。
他、原皓、何雍等五六人在學校裡是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普立學風嚴謹,他們在埋頭苦讀的莘莘學子中仿若異類。幾人家境優越,對普立的建設發展提供了不少資助,有家庭背景撐腰,連帶著自己也底氣十足。
每次犯了錯,除了李悠雲還能沉下臉說說他們,其它老師校長都只是象徵性罵一罵便算了,反正知道罵不出個結果,慣得這個小團體愈加肆無忌憚,橫行霸道。
那時原皓沉迷在流星花園與古惑仔中無法自拔,一會兒覺得自己是陳浩南,一會兒又覺得自己是道明寺,偶爾少女心突然泛濫起來,還強拉著姜鶴遠把頭發染成栗色好當花澤類,整個人想起一出是一出。以致姜鶴遠曾非常認真地思考過,原皓在盜版光碟的荼毒下變成精神分裂的可行性機率。
變故發生的那天是個再平淡不過的晚自習。那日老師不在,姜鶴遠肚子餓了,心情很不爽,三言兩語攛掇起原皓,原皓經不住他的誘惑,翻到學校外的小超市買了一大堆食材,幾人在教室後面明目張膽地煮起了小火鍋。
他們用二鍋頭勾兌著雪碧,毫不顧及地大吃大喝,尤其在教室裡做這件事,更帶上幾分反叛規則與突破禁忌的刺激,令人痛快不已。
整個教室都彌漫著一股火鍋與酒精濃烈的異味,前座的同學竊竊私語,敢怒不敢言。終於,一個男生鼓起極大的勇氣,忍無可忍地站起來,指著他們憤怒地叫道:
“你們自己不學,能不能別打擾別人學習!”
教室裡剎那間鴉雀無聲。
只有火鍋的咕嘟咕嘟被襯得格外明顯。
那男孩是農村出身,成績優異,拿著助學貸款進的普立,因為口音太重,被他們私下裡笑話過好多次,後來他就很少開口了。平日裡一直默默無聞,只知道拼命苦學,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看上去是個名副其實的書呆子。
大家都沒料到他突如其來的指責,愣了片刻,姜鶴遠放下筷子,看稀奇似的看了他幾秒。
原皓隨即反應過來,當即一通嘲諷:“班長都沒開口,你多什麼事兒,合著整個教室就你一人在學習唄,你怎麼不反省反省為什麼別人都學得進去,就你學不進去,我看你是智商有問題吧?”
書呆子的臉瞬間漲得通紅,那一刻他想說的有很多:比如姜鶴遠作為班長自己就在吃,紀律委員是柳錦恩,他們是一對根本不會管,他旁邊的人已經小聲抱怨很久了只是不敢說而已,而且自己是年級前十名,智商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