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常遇春等人率軍與衛青、霍去病等人在汾水東西交戰多日,互有勝負。
史萬歲、韓擒虎等人在渡過河水後,要求蒲坂、皮氏縣令提供糧食。二縣縣令卻見史、韓二人咄咄逼人,請求援軍退後五里,他們再派人運糧食過去。
史、韓二人遂以兩地縣令不提供糧食為由,率軍進攻兩處城池。
張良頓時反應過來,楊堅這是想借機擴大緩衝地帶!
這時長孫晟佈置在晉陽的棋子亦發揮起了作用,趙氏拿出長孫晟早就給好的幷州刺史的印綬,宣佈驅逐劉徹的兵馬。
趙氏族長趙雍派李牧鎮守雁門關,派廉頗前往壺關,然後帶著趙章、趙勝、趙何及將領趙奢廉頗等大軍進攻永安城。
趙充國、趙破奴在忠誠劉徹跟忠誠家族方面,選擇了後者,但他們不願參與圍攻劉徹大軍的行為,被安排留守晉陽城。
張良絕望了,知道趙雍、楊堅、呂布三方已達成合作,他們輸了。衛青、霍去病面對三面夾擊,只能引軍南奔。
衛青等人還能逃,李存孝更悲劇,被困在關城之中,連逃都沒地方逃。
李存孝仰天長嘆,真的是英雄末路呀!自己堂堂一代猛將剛剛投降劉徹沒幾天,轉眼又要投降別人了。
廉頗率軍從北面而來,他跟來了趙雍跟呂布和談的條件,壺關以南、滏口關歸呂布。壺關及以北地區歸趙氏。
呂布收到呂綺玲派人送來的書信,知道了歷史上趙國的牛人紛紛登場,暫時不想多線開戰,便同意了趙雍的請求,並派人向去晉陽恭賀趙雍任幷州刺史。
張良、衛青等人率軍一路南奔,呂布帶著常遇春等人一路圍追堵截,可河東百姓對衛青、霍去病很是愛戴,往往在必經之路上做足了準備,等衛、霍的部隊透過後,就開始燒橋毀路。
呂布被河東的百姓搞得火冒三丈,派張合率一萬士兵強遷河東百姓往塞外開墾荒地。再派常遇春率五千騎兵快速追擊。
張良、衛青等人在河東百姓的幫助下,成功抵達了河水邊上。
“楊堅定然還想留著我們對付呂布,所以對岸定然沒有埋伏,我們可以安心渡河。”張良見眾將士望洋興嘆,連忙安慰道。
衛青等人組織人手搭橋,對岸的巡邏兵卻如張良所料一樣,視而不見,不加阻止。
衛青等人頓時興奮不已,加快搭橋速度。
不過這時常遇春率領的五千精騎亦尾隨而至,直接發起攻擊。
衛青一面組織人手抵擋,以爭取更多的時間給麾下將士渡河,一面對麾下將士說道:“你們多是河東子弟,想投降呂布,儘可投降。日後有機會,我再帶你們橫掃天下。”
數千將士難捨故土,絕意留下的人頓時淚流滿面,揮手與衛青告別。
可常遇春這貨早就被河東百姓裡通衛青弄得火大,亦不管前方這些將士是否投降,直接就帶著騎兵衝殺起來。
河東士兵見投降不管用,紛紛渡橋逃跑,潰兵人擠人,許多人都被推到河中,瞬間被浪花吞噬。
這幾座橋樑都是臨時搭建的,簡易的很,根本承受不住那麼多人上橋,由於人太多,很快橋樑直接從中間斷開。橋上計程車兵皆落入河中。
衛青、霍去病見士兵們落河,不禁痛哭起來,卻亦知道事不可違,便抱著木板,泅水渡過河水,抵達弘農郡內。
能逃過河水者不過千餘人,張良、衛青等人痛不欲生!
楊堅在黽池、新安等地皆駐有重兵,抵防東面的敵軍。
張良、衛青不想節外生枝,皆繞城而走,並且不與當地百姓發生任何衝突。
可守城的將領見衛青等人兵少,硬是想撿點便宜,於是率兵攻擊。
衛青、霍去病忍無可忍率兵還擊,斬首千餘,俘虜兩千餘人,如此才讓敵將不敢擊攻。衛霍二人將俘虜盡數放走,繼續向東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