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率領大軍抵達代郡,此次出戰金國,暫時消滅了金國再次襲擾幽、冀二州的可能,還獲得了大批的人口、牲畜,算是完成了戰前的戰略目標。
契丹方面,蕭綽聽說金國實力皆損,而契丹軍卻在這次出征中恢復了戰鬥力,將士皆不再畏戰,很是歡喜,已然開始著手收復之前的丟失的草地。
幽州的北面有契丹擋著,呂布便可以專心經略南方之地,可他沒想到自己剛剛入關,就聽到楊堅成了司空,出身弘農楊氏的楊妃成了太后,繼承帝位的漢少帝,年僅十三歲,朝中大小事務皆由楊堅處理。
張賓嘆道:“這個楊堅真是個人物,古往今來,恐怕沒幾個人能像他這般能抓住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此輕易地掌控了朝中大權。”
宇文泰手握重兵,麾下精兵猛將更是不少,但楊堅在這種情況下,都能把宇文泰給幹掉,真得很不容易。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與之結成姻親的家族更是數不勝數,王思政、韋孝寬等人皆與楊氏結成了親家,楊堅能成功,得虧楊氏女兒多。”崔浩感慨萬分,要是崔氏亦能像楊氏這般不斷與皇室、天下大族聯姻,那清河崔氏定然能躋身大漢的頂級門閥等級。
呂布擺了擺手,問道:“我只想問,你們如何讓我在這場長安驚變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張賓、崔浩對視了一眼,很無奈呀!如果呂布的大軍離得近,還可以率大軍進逼長安從而控制朝政,但長安離呂布的地盤過太遙遠,不管從那個方向走,中間都隔著其它軍閥,鞭長莫及呀!
這時有斥候傳來朝廷的旨意,大概意思就是擴大了一下呂布食邑的規模,把亭侯改為了鄉侯。
張賓道:“楊堅恐怕很快要對冀、青州動手了。”
崔浩點了點頭,“楊堅名知冀州如今幾乎為主公所控制,卻沒有加封冀州牧,看來楊堅是打算對劉守光動手,將魏郡、清河、青州等地收入掌控之中。”
呂布搖了搖頭,笑道:“楊堅想得太簡單了,我那個岳父可不是個愚忠之人,手握重兵。楊堅如果想憑一張聖旨就把我岳父調走,那就想簡單了。如果楊堅敢硬來,那我就帶兵打他!”
張賓道:“如果楊堅方面不能先平定尉遲迥、侯莫陳順、宇文導等人的叛亂,那自身都難保。我們可以先跟劉守光聯絡,調大軍與潼關附近,等楊堅的大部隊四處平叛,我們便可以藉機入主長安。”
崔浩道:“主公,真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扶劉守光稱帝,再徐徐圖之。”
張賓贊同。他們真擔心呂布到時率大軍入長安,見自己佔了數州之地,就要代漢,那可大大的不妙呀!
“你們先不要說那麼多假設,還是先寫封信給我岳父,表明一下我的立場。”呂布不認為自己能這麼順利入長安,歷史上楊堅麾下可是有太多的能臣猛將了!如果不是隋煬帝太敗家,一上臺就大殺功臣,大隋那會那麼容易為李氏所代。
這時斥候又帶了一封信,是劉守光寄給呂布的,信內容的意思是,如今大漢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楊堅為了一己私利,立了一個小皇帝。漢少帝年少無知,不能平定內亂。大漢危機,需要一位年長的皇帝才能平定四方。接下來就是一堆雒陽城最近湧現出祥瑞景象的描敘。
張賓看完信,笑道:“主公,劉守光對漢少帝很是不服呀!在試探你會不會擁護他為帝。”
崔浩道:“之前我們就跟李純商議過,趁劉守光稱帝,瓜分劉守光的地盤,現在我們可以實施這個計劃了。”
呂布深以為然,便派人傳信李純,打算讓後者按之前的計劃行。
可是沒想到李純見長安的紅利自己吃不上了,又見金軍被呂布殺殘,便連忙離軍出雁門關收復失地,如今正在與完顏合達等人交戰,壓根騰不出手。
張賓認為此時正是最好時機,呂布最大的隱患就是李純,幽州兵每次南下都要擔心幷州兵從太行八陘進攻幽、冀之地,如今李純率軍出雁門關,正是前往雒陽的最佳時機。
崔浩亦認為呂布應當兵貴神速,以最快速度抵達雒陽。
呂布派人向劉守光傳信,婉轉地表達自己率軍前去支援。然後就親自率軍星夜奔向雒陽。
劉守光一聽說呂布會率大軍而來支援自己,喜出望外,立即讓人準備祭天,登基稱帝。在他心目中,只要有呂布的支援,那稱帝之事就板上釘釘了。
這時有幕僚勸道:“主公,天子如今受楊堅控制,政出於私門,豪強角逐,國土分裂。天下紛爭,強者兼併州郡,百姓愁苦。
主公您擁有數州之地,數十萬大軍,呂布、李純皆臣服於你,天下間論實力無人比得上您的強大,論德行無人比得上您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