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呂布就收到安祿山、史思明在鄴城殺冀州刺史,聚眾數萬起兵造反的訊息。他知道冀州大亂開始了,立即集結大軍,準備南下。
過了兩天,王浚、楊復光雙雙來見呂布,漢莊靈帝下聖旨,遷王浚為幽州牧,率本州將士,南下平叛。
楊復光都不敢直視呂布了,自家主子把言而無信做了到極致,把帝王的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的誠信都給敗光了。
但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情況太過危急了,叛亂的魏郡等地就在河內郡旁邊,此地距離京城實在太近了,已然威脅到直隸的安全。
漢莊靈帝立即將禁軍派往雒陽附近的八關駐守,同時派人通知四方官員,率軍勤王。
考慮到四方皆有叛亂,各州郡官員自顧不暇,漢莊靈帝能想到唯一有能力出兵平叛之人,便是幽州的呂布。他也是個要臉之人,不肯認錯,亦不肯低頭,便把王浚升為幽州牧,讓王浚督促呂布率兵南下平叛。
“安祿山、史思明為何叛亂嗎?”雖然呂布早就知道這兩個傢伙遲早要反,但為何反,他的細作都沒查到原因。
楊復光怒道:“都是石顯那傢伙的錯。”
呂布心下暗道,‘你這是在替漢莊靈帝甩鍋嗎?’
楊復光這才將魏郡叛亂的起因說起。
原來河間王接手冀州後,知道想要平息冀州百姓的怒氣,必須要找個人背鍋,但為了維護沒有反叛郡縣,拉攏這些官員,他把目標盯在了石顯身上。
於是河間王上奏漢莊靈帝,逐一例舉石顯在冀州搜刮民脂民膏的行為,表示這些行為是導致冀州反叛不斷的根源,要求斬殺石顯以平息冀州百姓的憤怒。
漢莊靈帝還納悶冀州本來沒事,為何突然就反叛了,現在知道了根源在石顯身上,便同意了。
石顯在宮中是有根基的,很快就有人快馬給他報信了。
石顯提前得到了自己要死的訊息,一不做、二不休,偽造聖旨找到安祿山、史思明,把聖旨一遞。
安祿山看完聖旨,當場嚇得冷汗下下。
之前中山國最先叛亂,呂布率兵平叛,漢莊靈帝卻把呂布調到幽州,命冀州官員自行平叛。
這個任務落到了安祿山、史思明的頭上,他們連忙招集部隊準備前往平叛,但麾下的郡兵多是冀州百姓子弟,這些士兵聽說家裡的糧食都被縣城的官員搶走,自發地組成隊伍,去找縣官要回糧食。
安祿山、史思明的平叛隊伍還沒出發,人就跑的差不多了,這仗沒法打了。
麾下士卒逃走殆盡,主將是要負責任的,所以,這段時間安、史二人一直在惶恐之中度過,不知道上面會怎麼責罰他們。
現在石顯帶來了聖旨,上面明確寫著要殺安祿山、史思明以安冀州民心。
安祿山急道:“還望石大人能跟陛下言明,冀州之亂跟我們沒一點關係呀!”
史思明亦連忙求情。
石顯搖了搖頭道:“你們以為這只是陛下的意思?這明顯是冀州官員為了保全他們,而拋棄你們。”
安祿山、史思明真的就被石顯給忽悠了,認為他們成了冀州官員的棄子,要為冀州之亂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