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立即整軍備戰,軍隊方面,傅友德、常遇春帶上他們的五、六千人。騎兵方面,因為朱溫今天又白送了近千匹良馬,加上之前的,可以組建一支一千五騎的騎兵部隊,再拉上三、四千人,便可組成一萬步騎應戰。
將領方面,呂布決定帶傅友德、常遇春,康懷貞出戰。
康懷貞在琅邪國多年,熟悉琅邪國的情況,此人又在琅邪國為將多年,此時回去,可以招攬原先的部下,亦是聯絡琅邪國內各個階層的人員,可以得到琅邪國現在的具體情況。
呂布原計劃留呂綺玲、朱亮祖、謝艾守城,畢竟國防止朱元璋得知自己率軍北上,突然來個回首掏。
可是呂綺玲不願意留守城中,非要率軍出戰,呂布也只好同意了。
經過兩天的準備,呂布便辭別張惠率領大軍北上,剛走出沒多久,沿途就遇到不少琅邪國的潰兵,呂布皆收之,交由康懷英指揮,在未進入琅邪國境內之時,便已得兵三千多人。
開陽城內,朱溫聽說呂布已經率軍北上想要剿滅自己,不禁大怒:“我擁兵數萬,沒馬上去滅了他,他還自以為是了。”
他立即下令率軍南下,先殺呂布再破下邳城,以實現當年對張惠的承諾,兌現一個男人的誓言。
朱溫麾下第一謀士敬翔乃是個謙謙君子,三十來歲,原來乃是一名書生,可惜因朝廷‘黨禍’之亂未能考取功名。黃巢起義後,他便主動投身起義大軍中,被派給朱溫當謀士。
敬翔立即出言勸阻,“朱帥,我大軍剛破琅邪,於此尚屬於立足未穩。我軍目前首要任務,應先整合琅邪國的各方勢力,穩定住當前書面。同時加固城防,以逸待勞。待呂布率疲軍抵達琅邪之時,便可將來敵消滅於城下。
放棄堅城不守而勞師以遠去尋敵作戰,實為不妥。萬一戰事有所變故,琅邪國內的各方勢力必定群起攻打我們,到時我們將無立足之地。”
朱溫不聽,之前他就是聽了敬翔之言,打算以琅邪國為爭霸地根據地,沒有立即揮兵南下。
但朱溫數日前卻聽斥候稟告,早在他攻破開陽城時,呂布正被朱元璋打得命懸一線!
如果那時他能立即出兵南下,與朱元璋南北夾擊,呂布絕對不可能實現絕地反擊的!
朱溫這幾天悔得腸子都青了,如果不是當時聽了敬翔之言,此時大將朱珍也不會被那個無恥的呂布以多攻少而斬殺。加上龐師古,最早追隨自己的大將已經有兩名死在呂布手裡了,此仇不報,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兄弟?
這次朱溫決心不聽敬翔之言,盡起麾下將士,揮兵南下,殺呂布,佔徐州。
敬翔苦勸不住,希望朱溫能留數名大將帶新兵留下守城,後者同意了。
朱溫於是率領著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揮兵南下,只留兩萬新兵給敬翔守城。
呂布與朱溫在琅邪國與東海郡交界處相遇,兩方立即擺開陣仗準備大戰。
但讓呂布沒想到的是,朱溫經過上次失敗軍力竟還能如此強盛。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上次朱溫大敗後,朱瑾俘虜的賊兵皆未斬殺,等朱溫攻破開陽城後,那上萬俘虜又再次歸入麾下,再加上戰敗之後招募計程車兵,人數自然就多出許多。
呂布部署常遇春、呂綺玲各率五百騎兵於兩翼以衝擊敵軍方陣,由傅友德率五千步兵殿後,防止敵軍突襲。他自己亦率五百騎兵,準備從正面撕開個口子,好讓康懷英的步兵突進。
戰略部署完畢,眾將亦無反對意見。
常遇春卻提了個意見,“呂將軍,我建議,我們衝鋒之時,可以立即彎弓射箭,如此可以很容易地射殺敵軍大將。雖然此舉有點會讓敵軍看不起,但大丈夫不拘小節,自古無毒不丈夫,都在教育我們男人手段可以毒辣一點,世人會理解我們的。”
現場一片寂靜,呂布、傅友德等人都被常遇春的話給驚到了,這兩句話是這麼理解的?
常遇春見眾人都用一種詫異的目光盯著自己,心裡有點發毛,立即解釋道:“書裡都是這麼說的,還有‘兵者,兵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在告訴我們打仗就一定要一戰打死敵軍,不給敵軍任何機會。
上萬士兵的生死都操控在呂將軍你的手中,雖然我的方法有損你的威名,但這麼多士兵的生命太過珍貴,他們的背後是上萬個家庭,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期盼他們迴歸。望呂將軍舍小家為大家,儘快斬殺敵將,結束點鬥。”
呂布沒想到常遇春這大半個月讀書讀得真不錯,都可以開始講大道理了。
傅友德道:“朱溫此人殘暴而毫無人性,應早日除之方可還百姓一片樂土,我贊成遇春的建議。”
康懷英亦開口贊成。
唯呂綺玲盯著呂布不做聲,她不管別人怎麼樣,反正呂布讓她幹嘛,她就幹嘛。
“好,我同意常將軍的意見。”呂布開口道,目前軍中能邊策馬賓士邊彎弓放箭的,軍中好像也只好他跟常遇春了,真能像常遇春所說,的確可以為己方減少很大的傷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後眾將按照部署進入預定位置。
“殺”
呂布一馬當先,向敵軍衝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