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走廊,李正沒有急著去下一個辦公室,而是回到電梯間,先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了一遍銘牌上的公司,從名字上大致可以判斷出公司的性質,他先把已經去過的兩家和自己不感興趣的劃掉,這樣就少了三分之一,然後把剩下的幾家排了個序,最後才挨個去敲門。
又投出了兩份簡歷後,依然沒有什麼收獲。
第五家公司是一個線上教育網站,接待李正的是一個客戶經理,他讓李正在靠門口的沙發上坐了,然後接了杯純淨水遞給李正。
李正有些不習慣,剛要說什麼,客戶經理道:“小老弟,甭客氣!我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不容易啊!”
李正有些感激的道:“謝謝!”
“這一片的公司都招計算機專業的,可現在學計算機的比做計算機的還多,還別說你們這些學熱能工程的,坦白講,我都沒聽過你這個專業。我說話直,你別不愛聽啊。其實我自己倒是學計算機的,在學校那會兒成績也不含糊,那會兒心比天高,也想著做個比爾蓋茨什麼的。”說到這裡呵呵一樂,“瞧現在混的!”
“你現在不錯啊,在中國矽谷這兒上班,我挺羨慕你的。”李正說的是真心話。
“就那麼回事吧。我姓鄭,大不了你幾歲,你要願意,就叫我鄭哥吧。”
“鄭哥!”
“哎!”鄭哥興高采烈的答應了,“小李,咱哥倆閑聊天,有什麼說什麼,我看你簡歷裡的求職意向寫的是程式設計師,你是真打算走這條路,還是有什麼其它打算?”
李正有點不好意思的道:“我是對高科技感興趣,可剛畢業,沒什麼經驗,也沒有資本,我是想先學幾年,將來有機會再自己創業。”
“有志氣!”鄭哥贊道,“跟我畢業那會兒一樣!不過,既然想自己創業,你為什麼選擇技術?”
李正有些疑惑,比爾蓋茨、喬布斯這些人不都是技術出身麼?
鄭哥似乎看透了李正的心思,微笑著道:“微軟、蘋果的成功是不可複制的,他們的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某個人的技術能力,他們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市場行為的成功。我用個類比你就明白了。李小龍知道吧?你覺得李小龍為什麼能成功?”
“因為他功夫好。”
“錯!李小龍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鏡頭表現力!他能在鏡頭前完美的展現自己,展現中國功夫之美,這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其實他的功夫並不怎麼牛,至少沒有現在人們認為的那麼牛,一個佐證就是,他在美國的時候,從來沒有打過擂臺,充其量只做過幾次表演賽;另一個證據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學泰拳、跆拳道、散打,你看有幾個人在學李小龍的截拳道?所以他是功夫巨星,而絕非什麼功夫大師。做公司也是一樣,一家技術公司的成功,有沒有一個技術牛人並不關鍵,關鍵的是會不會很好的包裝、宣傳、推廣。這就是為什麼聯想有倪柳之爭。”接著鄭哥開始給李正講聯想的“技工貿”與“貿工技”的路線之爭,李正一下子聽得入迷了。
最後鄭哥總結道:“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當初放棄了技術,而選擇了銷售,至少在目前的中國,想成功,做銷售比做技術靠譜的多。”
“做銷售需要經驗和人脈吧?像我們這樣沒什麼經驗的……”
鄭哥打斷李正:“所以我們要找一個新興的市場,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老鳥也就沒有什麼競爭優勢!”接著他就開始吹噓自己所在的公司多麼多麼有發展前途。
李正被他忽悠的有些心動,問道:“鄭哥,那你們公司還招人嗎?”
“招啊,我手底下現在有三個銷售經理,還有兩個名額。”
“你看我成嗎?”
“按公司規定,銷售經理只能是社會招聘,在校大學生只能做銷售代表。”
“銷售代表也行啊,可是我一點都不懂啊。”
“誰也不是天生就幹這個的!關鍵是看你想不想幹,願不願幹!”
“我要做銷售代表,還需要面試什麼的麼?”
鄭哥拍了拍李正的肩膀:“不需要!回頭我跟老闆說說,你明天就可以來上班!其它的不用擔心,我會先給你安排培訓。”
這麼容易到手的工作機會,李正本該高興,可他又感到哪兒不對勁,他想了想道:“鄭哥,你容我想想,回頭給你答複,行嗎?”
鄭哥爽快的道:“沒問題!你可得快點哦,這幾天我們這兒報名的可不少!”
出了門,他忽然想起問工資的事了,於是撥通了鄭哥的電話,鄭哥的聲音還是那麼熱情:“小李啊,忘了跟你說了,是這樣的,咱們銷售經理的底薪是兩千五,外加提成,銷售代表呢,包括培訓啊什麼的,公司有很多前期投入,所以一年之內是沒有底薪的,但是提成還是比較可觀的;一年以上底薪是五百……”
李正無語,他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銷售代表。
剛掛了鄭哥的電話,便接到了李偉的來電:“小正,這幾天挺忙的吧?今兒晚上回來吃吧,我燉排骨給你補補。”
“哥,我今兒晚上加班,估計回去得挺晚的。”
結束通話電話,李正望著街上熙攘的人群,怔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