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鬼子間諜親眼看到,新換防的第十軍三個師走過長沙城下時,他們的人數稀疏,顯然還沒有從此前帝國軍隊的打擊中恢復實力。
當下,李崇所在的暫一旅奉命負責佈置於城區的東部連同城牆的一塊,並同預先趁夜進城的官兵們重新匯合至一處。
換防完畢後,全城進入戒嚴狀態,在城裡的城民們本就不多,他們都是跑不動或已經不願意跑的人,街道之上看不到往昔熱鬧的場景。
而當第十軍三個師的將士換防進入長沙城後,這些原有不願意走的人也不斷被遣散出城,想要透過鬼子間諜之口傳出去的訊息大機率已經傳出去了,所以沒有必要留著這些夾雜著鬼子間諜的城民在內。
各街道巷口都被用房屋磚頭構築出圓形陣地,很多房屋已經被炸彈炸得垮塌沒人居住,就變成了官兵們修築巷戰攻勢的工具。
為了儘量限制屆時的鬼子坦克進攻,李崇讓士兵將連線主幹道的巷子口擴開,給鬼子一種坦克可以開進來的判斷,然後在巷子裡用磚頭不斷壘砌,將巷子變得狹隘,以此在開打後約束鬼子坦克的前進。
機槍位多佈置於房屋二層,要是可以俯瞰這座城市,才可以體會什麼叫做千瘡百孔。在各民房之間,搬上幾塊木塊擱置於鱗次櫛比的屋子二層破碎口之間,就可以在高處相互跨越,而這些破碎口就是不斷遭遇飛機轟炸後留下的痕跡。
在二樓的這些破碎口處,李崇讓各團搭配居高佈置機槍。這些高位有效的利用起來,可以在和鬼子打巷戰的時候發揮出很好的優勢。
當九戰區官兵們有條不紊的各司其職的時候,香港的局勢愈發的一邊倒。撐不住的駐港英軍放下了高傲,向重慶發出求援,想要其派軍隊介入到香港戰場上。
對於能同西方達成軍事上的接軌,重慶的委員長自然樂意至極。
各處調派部隊前往香港之際,就連即將面臨鬼子進攻的九戰區,也收令要調派暫編第2軍及第4軍南下支援。
當兩個軍的力量走出九戰區之際,收到訊息的阿南惟幾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本來長沙城就因為自己的二次進攻兵力損耗良多,現在又被抽調兩個軍南下,那麼薛伯陵還能有幾個軍的兵力可以呼叫呢?
阿南惟幾覺得自己攻取長沙的機會更大了些,而且情報傳出守城的是半殘的長沙第十軍。
原本阿南惟幾準備等著這兩個軍南下後,自己下令發起進攻。但是大本營考慮到正在香港作戰的鬼子雖然已經壓著英軍打,但若大量重慶軍隊壓上去,最後香港會落於誰手還難說,尤其是這九戰區兩支生力軍加入香港戰場後,更難以預料,所以要求阿南惟幾發起對長沙的進攻。
大本營的鬼子意思是要阿南惟幾先發制人,對長沙方向採取攻勢,以牽制重慶軍隊的南下。阿南惟幾是個驕傲的人,又怎麼願意給進攻香港的同僚打下手?他決定奉命拉起進攻,但是會用打下長沙來證明自身的榮譽!
隨著阿南惟幾的指令,新牆河對岸的日軍發起進攻了。
二十四號的這一天,伴隨著再次響起的槍炮聲,湘北大地上大雪紛飛,落到脖子裡,讓人直激靈。
誰也沒想到,開打的一天後,香港戰況急轉直下。港督楊慕琦到半島酒店會見日軍代表,並簽署了投降書,這一天香港正式淪陷,陷入了黑暗的魔爪中......
鬼子大本營原本讓阿南惟幾發起對長沙的攻勢,是為了牽制重慶軍的南下,現在這項任務不用了,香港進展順利德出人意料,可是阿南惟幾已發起了大戰,戰爭機器一開啟,就停不下來了。
這場第三次進攻長沙的戰爭發起後,五天之內,在飛機、坦克、大炮、鉅艦和騎兵攻勢配合之下,新槍河和汨羅江防線紛紛被突破。
儘管九戰區長官部是計劃運用“天爐戰法”實施向心攻擊的戰鬥,也做好了“後退決戰”、將鬼子放進來進行向心圍殲的準備,可是鬼子絲毫不弱於二次進攻長沙的速度和氣勢,還是讓眾人提起了一口氣。
喜歡大彈道請大家收藏:()大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