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長沙城的戰爭陰霾愈發的濃厚了。
長沙城的普通人們在時隔兩年後,再次開始打包收拾,準備隨時出城進山躲避。當然也有不少人沒有選擇離開,他們相信長沙城外的官兵能再一次擋住鬼子的進攻。
在長沙大街小巷,就是不怎麼識字的人都能拗口的叫出“阿南惟幾”這個名字,都知道攻打長沙的新任鬼子司令官,以前是個在鬼子天皇眼前打雜的總管,茶館說書的口中直接將其講解為歷朝歷代的太監總管。
在茶館說書的口中,歷朝歷代帶兵出征的太監總管都是一個十惡不赦卻又無才無謀的形象,難免的,阿南惟幾這個“侍從武官”的從業經歷也被帶入了進去。
這種耳濡目染之下,長沙的一些民眾對於這一次鬼子的再次攻擊,心態對於第一次鬼子進攻長沙時,有了不少鎮定,這種鎮定是立足於對鬼子新任司令以往身份的輕視。
這種輕視,從民間也影響到九戰區高層。
八月的下旬,湘北陣地最前沿的大雲山陣線上,日軍11軍的大部隊開始不斷從各個地方雲集在橫長不過二十公里的區域內。
二十公里對於普通人而言,要走上甚至不止一天才能走完。
可是對於兩軍對壘,甚至是決定國運的兩軍對壘而言,這二十公里顯得尤其狹隘了。
九戰區的哨兵只能勘察到鬼子的雲集,但他們勘察不到在鬼子前沿部隊的後面,由各炮兵聯隊組成的322門火炮轟炸梯隊雲集在一起。
一時間,大雲山陣地就像是一道最先應對攻擊潮的堤壩!
暫一旅,陳庭河和李崇這兩個一二把手正在研究新陣地的整體格局。
就在昨天,第十軍奉長官部命令進入到高橋、金井、福臨鋪一線陣地構築防禦工事,他們將在這裡以撈刀河為依託,抵擋鬼子的進攻。
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瀏陽河作為橫陳在抵達長沙的四道天然河流,撈刀河陣地就是抵達長沙的最後一道陣線,渡過撈刀河,抵達長沙就剩下了最後一道瀏陽河陣線。
而暫一旅所在的高橋鎮,從這裡抵達長沙城下也不過只短短的五十公里不到。
對於這一次鬼子進攻,戰區長官部沿用上次應對鬼子進攻長沙時的“誘敵深入”戰術,預備透過新牆河、汨羅江陣地各自抵擋消耗部分日軍並截斷鬼子補給線後,於汨羅江以南、撈刀河兩岸圍困聚殲深入伯陵防線六十多公里的日軍。
而處在撈刀河的第十軍,屆時就要承擔阻擋鬼子前進、給其他各路部隊包圍機會的重任!
暫一旅就擋在高橋鎮的東南一角,高橋鎮這一帶區域陣地由190師鎮守。
此時此刻,陳庭河和李崇兩個人將三個團的兵力,遞進佈置在東南角陣地上,相互低頭討論著還有哪些漏洞。
“嗯?天這麼黑了?”
埋首於地圖前的陳庭河和李崇兩人同時抬頭,外面的天空一下子就黯淡了下來,不是陰雨來臨時的暗淡,而是真真實實的入夜!
李崇從抬起手腕,錶盤的熒光指標顯示這會兒是兩點十五分。
“噗呲!噗呲!”
火柴聲響起,幾根蠟燭被點燃,跳動的火光印上了眾人的臉龐。
旅部戰地指揮室內的人都走了出來,相比於室內,外面的光線還沒有那麼暗淡
李崇站在外面,抬著看著天空。
原來整片天地間,正上演著一幕日全食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