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六月十二號的這天,宜昌城在鬼子的重炮覆蓋之下,奄奄一息之後終於被第三師團突破下來,至此宜昌落入日軍之中。
九戰區北上支援的部隊雖然在此前成功咬住了進攻宜昌的十三師團兩個支隊,但也因此被攔截在距離宜昌百公里之外鞭長莫及。
宜昌一失,發生在棗宜一帶的這一仗就意味著五戰區徹底的是又失土又死人,也意味著受創後的五戰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給予長沙以太多的支援了。接下來,作為成功擋住一次鬼子進攻的長沙城,一定會成為鬼子銳意拔掉的眼中釘。
九戰區骨幹軍官們都以為鬼子在打下宜昌後會回軍湘北,發起第二次進攻長沙的戰爭,戰區長官部開始重新調整部署,除了在湘北戰場挖深壕、廣積糧之外,也調動了數支軍隊在五戰區通往九戰區的主幹道路之間設防。
但詭異的是,日軍11軍並沒有裹挾勝利之勢回軍湘北,除了轟炸機光顧一下外,這個氣焰正盛的戰爭機器竟慢慢的停了下來。
這個狀況持續一段時間後,讓駐紮在大雲山、新牆鎮前沿陣線上的三個軍從戰場狀態退了下來,恢復到駐紮狀態。
暫一旅旅部內,一張桌子上照例放上一碗燒魚、一碟花生米和兩瓶酒。換了駐地酒菜不變,這次暫一旅作為第十軍先鋒,任務完成的不錯,賞銀和軍餉是一同發下。
陳庭河滋了一口酒搖頭說道,“不知道園部和一郎打的什麼主意,我們北上支援的兩個軍脫離戰場時,那些鬼子也沒銜尾追擊。”
“誰知道鬼子打的什麼主意?來,走一個!”
李崇搖了搖頭說道,槍聲一響厲兵秣馬,槍聲暫歇有吃有喝。
這種軍中頗為舒適的生活讓李崇覺得自己越來越小資,越來越會享受了。
酒杯碰撞聲響起,一場以為的大仗無疾而終,讓眾人的心態都不錯。
日軍沒有在棗宜一戰後發起對長沙的第二次進攻,這原因只有那一小撮人知曉。
宜昌淪陷後,在香港秘密談判的日本和重慶兩方談判桌上,重慶方面故意鬆口,鬼子以為前線施壓出現成效,暫時放下了對長沙的進攻。
這等秘密之事,就李崇目前這樣等級,甭談是一個旅長,就算是師長、軍長也沒有資格知道,這種隱蔽之事只有掌握權柄的一小撮人才有資格知曉。因為在香港與日本人發起的這場談判,即便目的是用作迷惑日本人的幌子,也斷不能讓國人知曉,不然被國人知道,又是一場舉國的動盪。
在大雲山、新牆鎮一帶駐紮到六月底的時候,第十軍換崗回到長沙城。
垂在外面駐軍是辛苦的,自然沒有背靠城池那麼的方便,所以有條件的時候,比如在湘北縱深百公里的陣地上,各個軍是輪動在前沿陣地駐防。
因此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時候,第十軍和74軍作為九戰區的親兒子,被調回了長沙城。
戰區長官部似乎聽到了什麼風聲,很大膽的在長沙城內造子彈造槍支造炮彈,同時開始輪著給軍官們開始休假。雖然放假時間不長,像李崇這樣級別的軍官也只有五天,往重慶來回一趟都勉強,但這已經很難得,對於李崇而言,自從進入軍隊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能夠放假。
當天入城後,一通電話打到重慶林婉如家裡,家裡沒通電話,只有透過林婉如家裡轉接一下,家裡聽到自己的聲音,很是高興。
自從去年九月長沙開打以來,李崇都是透過信件的方式往家裡寄信,這是家裡雙親許久以來聽到李崇的聲音。
自然林婉如也是知道了李崇放假五天的訊息。
放假的第二天一早,李崇從李蔭清那裡借來吉普,要到城外機場去接遠道而來的林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