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央軍頂尖的嫡系部隊才會如此待遇,尖刀營首先要滲透進鬼子陣地,行動之前,大洋激勵。
大洋快速的分發而下,十分鐘後,所有人準備完畢。
“謹記任務,你們現在是我們三個軍的頭陣,軍人殺敵報國,是榮譽責任,尖刀營所有,準備出擊!”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尖刀營內,一隊隊抬著小木船計程車兵揹著槍往河岸突進,隨行的還有二十多個未背長槍計程車兵。
這些小船都是輕型的漁船,並不很大,六個人就能架著一艘木船跑,一共有五十條船在蘆葦蕩間準備下水。一條船擠一擠可以運載一個班,五十條漁船足以將一個營的兵力一次性輸送過去。
按照預先設計的計劃,這些漁船將會新牆河百米寬的河面上偷渡,在河面順流而下的走出一條斜線出來,這樣可以順著水勢快速駛向對岸。而選擇百米寬的河面,是因為作戰搶渡河流,都是選擇淺水窄處,所以鬼子很難想到。
雖然沒有那麼多船,這種方法不適合三個軍渡河,大軍渡河只有選擇水面狹隘處搭建浮橋,但若是在搭建浮橋之際,對面肯定會發覺的鬼子阻擊大軍渡河之際,突然在側翼被攻擊,自然阻力會降低許多。
除了助力大部隊渡河,尖刀營還可以化整為零,趁著夜色穿插至暫一旅進攻方向的側翼,等打頭陣的暫一旅發起進攻之際爭取讓抵抗的鬼子措手不及。
看著尖刀營從眼前走過,李崇眼中帶著期待,準備靜等訊息。
渡河之後,尖刀營如何依照李崇部署的作戰計劃行動,就全看他們隨機應變了。
坐上了副旅長的位置,輪到自己親自動手的時機並不多,除非在陣地戰上,全旅其他部隊都死絕了,才會輪到一二把手親自上場。
漁船透過蘆葦蕩下水之際,隨行的二十多個未曾身背長槍計程車兵直接下水。
他們都是水性頗佳的三湘子弟兵,這二十餘人腰間插著刺刀、拴著一個不大的皮革袋子一個猛子直接下水,腰間的氣囊是用皮革製成,裡面裝著手雷,被牢牢的系在腰間。當下一個猛子下去,只在河面上留下一點點氣泡冒上來。
這二十餘個下水的三湘子弟兵參軍之前,就是遊蕩在大江大河上的漁家子弟,水性頗佳,一個猛子可以扎出十幾米遠,這二十多人是在行軍途中臨時挑出來的。
一道命令,熟悉水性的出列,結果出聲的有很多,李崇將水性經驗七年作為標準後,一個旅都有百號人,從這百號人裡,李崇按照作戰經驗選出了這既有多年水性又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出來,補充到尖刀營裡。
在此前整個深夜行軍途中,李崇都在完善著遊擊計劃,這二十多個熟悉水性的老兵便是他臨時想出來的補充,作用是在尖刀營偷渡百米河面之際,提前過去解決可能會有的鬼子尋哨。
現在已經是五月中旬,立夏的天氣,天色在五點出頭時分就會漸漸露出晨曦,尖刀營下水的二點五十分,正是所有人熟睡的時候,哪怕就是巡夜的鬼子,都難免會犯困。
潛水的二十多個士兵就像是水獺一樣,一段時間後才會從水底之下探出頭,猛吸一口氣之後又會潛入水中,一下子再滑出去很遠。
一刻鐘後,這二十多個士兵在百米開外的河對岸邊探出了頭,百米的寬闊河邊都不是雙方防守的重點,鬼子在這河壩之上只設定了三個觀察哨。
平日裡雙方除了隔著河面放空槍,自上次進攻長沙罷手之後,就各自守著新牆河對岸,形成了僵持。
當然,作為驕傲的11軍作戰序列的聯隊,這些鬼子眼中也只有自己進攻重慶軍士兵,而重慶軍士兵又怎敢主動進攻自己?
這樣的思想以及深夜疲勞之下,當二十多個熟知水性的三湘漢子悄悄上岸之時,三個豎在河壩上的哨所鬼子絲毫沒有察覺,直到刺刀抹掉他們脖子之時!
“尖刀營乘船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