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師來源各不同,所以彼此的接納認可仍在磨合之中,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只有像自己此前所待的老部隊才少有這樣的問題。因為老部隊二十軍所轄的一三三師和一三四師都是川軍子弟兵構成,沒有地域差異,就容易抱團。
軍部看到了三個師之間的隔閡,在三月下半旬的時候,早上師部電話打到旅部,接完電話後,旅長陳庭河坐車去軍部開會。
會議時間相當長,遠超平常去師部開會的時間,整整一天都沒回來,直到第二天午後才回到旅部。
陳庭河下車看到李崇就搖頭說道,“老李啊,軍部給咱們整了一道難題啊!“
“怎麼了?”
”軍長下令,我們三個師之間連團營三級軍官要進行人事交流。”
當下陳庭河把軍部開會的事情說了出來,聽這麼一說,李崇琢磨出一點味道來。
軍長這是為了讓三個師之間儘快的磨合,在三個師分兵種結構重組完成之後,想出的一招,目的是透過這種軍官交流,能夠讓三個師之間快速的融合。
簡而言之,三個師之間連營團三級軍官,尤其是營團級軍官在這個不用打仗的空窗期,彼此來一個短期互動交流,這個短期可以是一到兩個月的樣子。
軍長李玉堂考慮到三個師的大半士兵都是新增進來的青年,這個時候換一個團營長照常可以集訓新兵,這些連營團軍官都是大仗活下來的,訓練新兵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況且現在各師已經進行了分兵種架構重組,也為這種跨師之間的軍官交流破除了一些阻礙,畢竟所有的兵種的連營長都要受各兵種指揮官節制,而一把手的團長也照例要聽從旅部的命令。
站在全軍的角度,自然好處多多。
但以下面各師各旅而言,這人事交流最大的優點:促進彼此融合,也就成了最大的缺點。
融合?哪個旅長團長願意融合?
一旦全軍三個師交流融合起來,勢必就會出現基層士兵只任團長旅長這個位置,而不是認人的問題,團長、旅長能夠調動部隊是因為軍職的身份,是一把手職位賦予他們的權利,而不是他這個人。
站在一個軍的角度自然是好事,可是對於下面的部隊,尤其是對下面的一把手軍官而言,似乎總缺了點啥。
軍部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減少阻力,所以一次不要求各師旅整建制的軍官調動,以暫一旅為例,下屬的三個團只要出一個團的營連軍官去預十師,等第一次人事互動交流完成在換下一波。
陳庭河往沙發上一靠,眼睛閉上,臉上很是煩心軍部搞出的這一套。
李崇往沙發旁邊的椅子上一坐,軍部突然下來的人事交流命令確實給下面出了難題啊,不談其他師旅過來人事交流的軍官,就談暫一旅,派哪個團營連長過去,都有些吃力不討好。
這些團營連長在團裡帶兵帶得好好的,也在和入團的新兵逐漸彼此熟悉,現在要把他們調動一個陌生的團裡去進行所謂的人事交流,這不是折騰人麼?
這萬一在短期人事交流的過程中要打仗了,那出去交流的人估計也就回不來了,所以出去人事交流的團營連長,是要冒著肉包子打狗的風險。
陳庭河一手揉了揉太陽穴,“師部這三天就要把名單匯總提交到軍部,老李,我不想管這件爛事了,你看著辦吧。”
李崇撇撇嘴說道,“老陳,你可不厚道,這是得罪人的事兒,你是旅長,你跟下面的團營長說去。”
陳庭河眼神盯著屋樑,“不管,我不想管這事。”
李崇眼睛飄忽向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