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師團一出動,桐城修水一帶的官兵們便開始做戰鬥準備。
之前吃了癟子的33師團再次出城意欲何為自然不用下面的官兵們來操心,尤其是已經在石竹嶺經歷過一場惡仗的二十軍官兵們,都頗有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味在裡面。
操心分居兩地的33師團這個時候行軍動機的,自有上面的軍級大佬。
一開始,軍級大佬和參謀們抹著下巴分析33師團鬼子突然調動的用意,當觀察了鬼子行軍一日的路線、再聯想到突然從第六師團分離出去的奈良支隊,鬼子的打算就不言而喻了。
這就是奔著接應此刻被羅卓英圍困的106師團和佐枝支隊去的啊。
鬼子再次走出縣城的一天後,飄蕩再通城修水一帶的密佈烏雲開始消散,綿綢的大雨告一段落。
長沙的戰區指揮部。
俯首於地圖之前的薛伯陵手中拿著鉛筆,自從分析出33師團突然出城、第六師團分離出奈良支隊的意圖之後,他就意識到平靜些許的長沙東北門戶又要開啟戰端了。
薛伯陵案頭的地圖上,有紅筆圈出了三個圈。
兩個圈在湘北正面戰場上,分別對應著一路挺進的第六師團以及被不斷阻擊的第三師團;第三個圈在贛北粉白嶺,對應著羅卓英圍困的106師團和佐枝支隊兩萬餘人。
這是眼下圍繞著長沙戰事最重要的三處戰場。
一人分心三處,薛伯陵臉上難掩疲憊之色。
眯眼了片刻之後,他拿出紅筆在通城和修水現場兩邊晃盪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下筆,因為根據鬼子行軍情況,二十軍、七十九軍、湘鄂贛遊擊部隊還在權衡著在哪裡阻擊。
薛伯陵覺得自己應該調一個主張這塊戰場大局的人去協調三軍。
二十軍是老將楊森的嫡系部隊,薛伯陵自然想到了此刻正在湘北戰場七十軍處的楊森,看來自己要讓其再跑一趟了。
想到這裡,薛伯陵忽然覺得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這七天之前自己才將楊森和他的七十軍從贛東北拉到了兩百公里外的湘北,現在又要讓再回去。自己可是知道“川辣子”的脾氣的,看來這顛簸人的事兒還得讓參謀長去說。
薛伯陵是說幹就幹的性質,當下直接一份電報發給身在萊陽的參謀長吳逸志。
帶著戰區長官部駐紮萊陽的吳逸志接到這份電報後,臉上苦笑一番後,撥通楊森部的電臺通話機。
果不其然,聽到自己又要顛簸兩百公里回去的楊森當即在通話機內就差指名道姓的破口大罵了,吳逸志等待楊森將心中的火氣發出來之後,又是好一番撫慰。
薛伯陵在知道楊森已經動身前往二十軍軍部所在的路口鄉之後,對贛東北即將發生的戰事放下一些心來,楊森作為川軍老牌將領,相信他能掌控住局面的。
二十軍官兵們也知道他們的集團軍司令要回來了,李崇聽旅長說的時候,意識到這仗就快要來了。
大仗未啟,大將先來,這就是要打仗打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