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記者,是準備和我們出去身臨其境呢?還是在團部靜候佳音?”
天麻麻亮,團部行動的官兵檢查彈藥之際,李崇對著沐子晴、劉湘兩位記者問道。
天空才有了那麼一絲亮光,沐子晴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
聽到李崇的問話,眼睛頃刻間睜到最大,“去!幹嘛不去!能夠親身參與,自然求之不得。無論是從新聞價值性上來講,還是抗日的生動性上來講,這都是很能夠反應基層士兵的抗戰經歷的。”
“好,那兩位就戴上頭盔。”
李崇手指搭著頭盔挑到兩位記者面前,頭盔是從鬼子頭上繳獲的,還沒來得及重新回爐改造成川軍式樣。
不僅是頭盔,全團還有很多洗幹晾淨的鬼子軍裝,下面有人提議乾脆穿上鬼子軍裝、戴上鬼子頭盔,冒充鬼子部隊光明正大的去收糧,這條建議李崇沒有否決,讓下面部隊自己看著辦。
但團部準備打鬼子炮艇的官兵一律穿著整齊的灰藍布川軍軍裝,有條件的都戴上正規的川軍風格頭盔,因為這是要入鏡的。
不然兩位記者同志相機“咔嚓”一下,印出來的照片是“鬼子”打鬼子,這算怎麼回事?
那樣不但不上鏡,搞不好還會被有心人抓住小辮子。
李崇一看手錶,指標指向早上五點鐘,挑頭看向旁邊的司號員,“集合隊伍!”
集合號從半山腰的團部往下傳蕩。
警衛班、特務排和炮排的十個人站在一起,共有九十人,為了爭取打掉運糧的炮艇,李崇帶著團部最會打仗計程車兵出征,何茂平和喬子寧兩人齊齊出徵,至於團部留給排長拴柱帶著剩餘官兵留守。
說起來團部官兵現在最高的級別是排,比如喬子寧的特務排、範旭的重機槍排、王大柱的炮排以及像拴柱這樣擔任排長率領的普通戰鬥排等等,李崇準備再招收一些新兵訓練合格後,將團部計程車兵整編出一個連出來,掛在團部領導下,連長就由喬子寧擔任,將普通的戰鬥排和特務排歸結成一個連。
至於重機槍排和炮排依舊獨立,團部警衛班看招兵人數也可以升級為警衛排。
自從繳獲了三門九二式步兵炮,迫擊炮排前面的“迫擊”二字就被李崇拿去了,直接稱呼為“炮排”。
炮排的三個班,現在每個班是以一門九二式步兵炮為主,其次是金陵廠的八二式迫擊炮和鬼子的九七式迫擊炮,最後是川造迫擊炮打底。
相比於初建時的人少炮少彈少,如今已經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這次出征,炮排抽出九個人,其實真正獨立會使九二式步兵炮、會調角度的,也就只有李崇這個團長、王大柱以及潘家平三個人,其他七個人則是在學習九二式步兵炮中考核靠前的人。
李崇大刀金馬的站著,看著即將出徵的團部士兵,“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攔下鬼子的炮艇!炸掉炮艇!順道將鬼子運的糧給截回來吃大白米飯!”
“好!好!好!”
戰士們熱情高漲,李崇左右的兩個記者“咔嚓”一下,拍下了一張將士出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