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咂!”據點城樓上的最後一盞探照燈被四連官兵射出的子彈打得粉碎,郭家鎮據點只剩下據點內的照明設施,但那光線只能覆蓋據點內部。
這一刻據點朝梅嶺方向的區域視野內,城樓和碉堡地堡內的鬼子偽軍只能透過淡淡月色觀察遠處的敵人有沒有發動起進攻,但僅僅憑著月色頂多只能看到五十米內的目標活動。
“好!探照燈沒了,鬼子這下就難以分辨了!”
這種用機槍和數十條射程遠的三八大蓋打掉鬼子探照燈的方式是奢侈的。
安義縣大隊等八路游擊隊極少進攻據點就是因為進攻之時,鬼子利用探照燈能很快搜尋到目標,然後機槍會在探照燈的引導下迅速跟上,對趁著夜晚襲擊據點的進攻人員進行打擊。
而游擊隊手上的武器配置以及彈藥不容許他們做出用不少子彈形成射擊網點選碎探照燈的行為,除非是有一槍打爆探照燈的把握。但僅僅憑藉基瞄就能打爆夜色中幾百米外的探照燈,這樣的眼力和槍法都得是上流才行,這樣的槍法都得是幾百發子彈喂出來的。
比如當初在長埠鎮幾乎每槍都能擊中重要目標的李崇,那也是在配有2.5倍瞄準鏡的狙擊步槍配合下、在當初軍校數百發子彈的打靶訓練下,再加上一些射擊天賦綜合形成的結果。
而游擊隊基本沒有打靶訓練,僅憑心靈感應要精確打中百米高處的探照燈,是很難的。
對於二營的這些趟過數次打仗、打掉百十發子彈的老兵而言,也不容易,所以他們才一同瞄準目標構成射擊網,儘可能提高打中目標的成功率。
對於營長簡永江而言,擁有機槍則容易許多,老兵的準頭加上一串子彈可以製造很多可能。
城樓上最後一盞探照燈熄滅之時,簡永江放下手中的輕機槍,來到一頭野豬兩隻狍子四條土狗面前,無一例外的,它們的尾巴上都拴上了長長的一串串小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槍聲響起的片刻內,據點的電臺“滴滴滴”的響起。
一條“郭家鎮據點遭遇梅嶺重慶軍攻擊!”的電報先後發往了兩個電臺,一個是奉新縣內的江藤大佐,另一個則是目前距離石鼻鎮、郭家鎮不過三公里外的馬路沿邊三個彼此公路相連的據點內。
奉新特別行動支隊的隊長北川在發生喬樂鄉遇伏一事之後,他便在距離石鼻鎮、郭家鎮兩處據點的地方選擇了三個公路沿線的碉堡。三個碉堡在一條公路線上,彼此相距不過一公里多點,各有一輛卡車停在碉堡旁邊。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北川想著自己前兩天帶著十多個士兵被八路游擊隊打了個措手不及險些喪命,但也因此重創了這些給皇軍不斷造成損失的游擊隊,事後他想了想那些反日份子死了那麼多人要是不善罷甘休,那肯定還會對伏擊皇軍報仇啊。
乾脆自己就守株待兔一些時間,正好特別行動支隊進山前的行動還有最後的幾項需要協調一下。其實那次在喬樂鄉外的公路上,北川騎馬押送著滿載的卡車是確有正事的,他是在為進入梅嶺作戰作最後的準備,滿載卡車裡的那些麻袋全部裝的糧食和蔬菜,是準備分別儲存在石鼻鎮和郭家鎮據點內。
北川準備模仿八路對付皇軍的方法,根據前期探聽到關於梅嶺內重慶軍駐地的情報,以石鼻鎮和郭家鎮據點為跳板,進入梅嶺選擇合適目標打一把就撤回,一次不貪多,不斷的積少成多。
甚至他還做了危機預案,萬一出現撤退過程中出現被梅嶺內重慶軍主力死咬住不放的情況,他就會根據情況帶領士兵們撤退進兩個據點中的其中一個,然後固守據點等待大部隊支援,所以那次他才在親自押送卡車往石鼻鎮和郭家鎮兩個據點記憶體儲蔬菜糧食,這都是在為接下來的進山狩獵作準備。
喜歡大彈道請大家收藏:()大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