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後,一營全部集合完畢,全營開拔往楊家祠堂所在的團部趕來。
戰士們扛著槍,精神十足,沒吃完的糧食拖在馬車上。
三個小時後,全營抵達團部,七九三團直屬的三個主力營匯合在了一起,幾乎都是四川子弟,免不了相互叨叨。三個營加上團部的直屬隊足足有兩千五百餘人,遠超一般的滿編團人數。
其他兩個營計程車兵聽聞一營現在闊綽的每天都吃三頓,當下羨慕不已。
這個時候,最忙的是各營和團部的炊事班,他們要趕製大量的口糧分發到戰士們的手中。
團部的電臺天線正在拆下,重要檔案裝箱準備帶走。
趁著全團做開拔前準備的功夫,團長徐昭鑑叫來三個營長,和團副黃建寧以及兩個作戰參謀一起,七個人坐在方桌前,綠色瓷杯裡冒著熱騰騰的氣。
徐團長粗糙的大手摩挲著瓷杯說道,“給你們交個底,這次作戰的地方是武寧城外的棺材山,我們三九七旅擔任主攻,具體的作戰任務還沒下達,而此刻在武寧城外的日軍是第六師團。”
眾人一聽是第六師團,臉上就是一沉,知道即將來的這一仗必定是要在血塘裡打滾了,恐怕這會是繼淞滬戰場之後再一次傷亡慘烈的戰鬥。第六師團都不陌生,就連此前沒上過正面戰場的李崇都知道這第六師團可是第一個攻入了南京城的,戰鬥力同第二師團並列為日本陸軍的兩支虎狼之師。
坐在板凳上的李崇沒想到自己走上前線的第一仗就要面對一塊鐵打的骨頭。
“大夥都有個心理準備,全團今晚就開拔,上峰命令我們七天內必須趕赴三百四十公里外的武寧城棺材山,都去準備吧!”
晚上,火把舉起,全團二千五百多人舉著火把在夜色中如一條火龍一般,按照命令支援武寧,現在離前線還遠,晚上點上火把趕路還沒有關係。
第二天下午,七九三團匯入了三九七旅。
全旅每天急行軍五十到六十公里,到第六天時,距離武寧城已經不足三十公里。
這個時候,白天全旅白天已經不能行軍了。日軍機始終在空中盤旋,只能晚上趕路。
六天的急行軍官兵們也累得不行,所以這白天就在樹林裡靠著樹根閤眼休息。
晚上全旅匯合進了一三三師,意味著一三三師下屬的各營、各團、各旅從這一刻起,全部由師部統一指揮,電臺頻率全部調到了師部電臺頻率上面。
臨到打仗前,具體到李崇的這一個營,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兩個:
一是發餉,更是戰前激勵的意思。師部的人拎著一個大木箱子往眾人面前一擺,滿滿當當的一箱銀元,按照普通士兵五塊大洋、班長七塊,連長十塊,營長二十的標椎,發了軍餉。
二是發彈藥。同樣是上面派下來的彈藥,每個士兵五發子彈,已經不少了,一個衝鋒中能把發下來的子彈和平時積累的子彈打出去,就已經了不起了,很多人連把子彈全部打出去的子彈都沒有。同時下發了十項手雷彈,三箱迫擊炮彈。
每個人檢查槍支彈藥的時候,一三三師的師長楊漢域騎著馬趕到武寧城西1公里外的三十集團軍的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