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後,看到白象街有的房子成為廢墟,李崇心中是很後怕的。
聽著李崇這麼問了,林婉如眼角往上一挑說道,“原本還想等一段時間給你一個驚喜的,爸爸要在明珠山的你家附近建一棟房子了。好的房子不好買,能買的房子又看不上,所以現在決定自己造一個。高不高興?這樣以後你就可以不用東奔西跑了。”
李崇聞言,自然心中歡喜。
無論留不留戀,時光都在以固有的節奏走。
李崇每週末回來,就看到離自家不過三十多米的林家工地上,幾乎是一週一個變化,手底下人多錢又多,自然什麼都快速。
半年後的10月底,一棟兩層的洋房就漸漸成型了,伴隨著洋房成型的,還有一個從房子裡直通的防空洞。
半年裡前線戰場上發生了許多變化。
首先是徐州失守了,國軍雖失了地盤,但絕不能說是失敗了。
然後是花園口決堤,委員長沒達到預期目標,也沒能延緩日軍進攻武漢的節奏,反而是惹了一身腥,在民間的名聲搞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緊接著便是武漢會戰的打響,前後整個戰爭歷程比徐州會戰還要長,兩黨通力合作,先後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在日軍佔據空軍、海軍優勢支援的情況之下,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還是以武漢三鎮全部落入敵手而告終。
更為無奈的是,就在武漢淪陷的前一週,國府最後一個對外連線的視窗:廣州,也僅僅支撐了一週就淪陷了。從廣州經香港通往海外可是國內最重要的一條運輸線,必要的民生物資和國際支援都是經由這條線路的,現在丟了。
至此,國府除了一條在七月上旬用血肉填出來還經常挨轟的滇緬公路外,就喪失了全部的對外聯絡渠道,恍若一隻籠中鳥一般。
不少國人心中焦慮不堪,大後方除了積極訓練備戰、誓死不當亡國奴的青年,不少人萌生了得過且過的心態。
在日軍機轟炸時,一些“樂觀”的人也不躲避了,仍然悠閒自得的在門下搓牌打麻將。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樂觀嘛。
其實在很多沿海沿江的居民遷入重慶之後,對當地人的印象就是這裡的人大多閒散,他們整天喝茶吸菸,擺龍門陣。
只不過起先山城這些悠閒的生活習慣因為抗戰形勢的如火如荼,國府號召支援抗戰而得到一些遏制,但歷時近一年的抗戰之後,很多人當初的那口氣似乎是洩了。
但不過不管民間怎樣,對於銅梁分校的十四期第一總隊的黃埔生而言,他們即將迎來人生的轉折點。
因為他們已經完成在校學業,就要畢業了!
喜歡大彈道請大家收藏:()大彈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