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長伸手向前擺了擺,白手套下壓的動作很顯眼,下面學員們的鼓掌聲頓止。
站在話筒前的委員長繼續說道,“現在我們面臨著民族史上的最危險的階段,作為黃埔人,你們在新的地方仍要秉持著‘還我河山!保我民族!不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炎黃子孫!’的信念......同學們,你們的存在將是為全國家民族而戰!”
說道最後委員長右手胳膊舉起,戴著白手套的手攥成拳頭,振臂一呼。
“還我河山!保我民族!”
“還我河山!保我民族!”
“......”
下面的黃埔師生們有節奏的高呼著,在整個虎峰鎮上空形成了巨大的回聲高旋。
同時,在檢閱臺下,來自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兩名記者拿著胸前的照相機記錄下這一幕幕。當然在報道的時候,他們“虎峰鎮”會用“a鎮”這樣的字眼來代替。
雖然沒打算這種把戲能瞞住日本人,“黃埔校本部師生會師銅梁”這樣的訊息也不算是秘密。憑藉日本人的諜報能力,肯定很快就能查探到黃埔師生現在的駐地。
可那又怎樣?這裡是陪都,是絕對的腹地,日軍想要抵達這裡,那麼就需要跨越千山萬水。至少目前,日本人除了飛機,地面部隊是抵達不了這裡的。而即便是飛機轟炸,這重慶地下有的是防空洞。
正是基於上述的不怕洩露的原因,所以上峰才命令中央通訊社對黃埔師生會師銅梁進行報道,這多少是一件喜事,可以對沖一下民眾灰暗的情緒。
當然拍攝照片裡的人物,除了大佬,其他的黃埔學員面孔會做臉部模糊化處理。
拍照的功夫,檢閱臺上的大佬們走了下來,走到一處下面的學員就整齊劃一的敬禮。
“這是在上王莊繳獲的日本人的頭盔和武器?”走到頭戴不閃光頭盔,胸掛美式衝鋒槍的佇列前時,委員長指著呈三排整齊站立的隊伍問道,邊問著邊走到隊伍旁邊。
跟在後面的領隊劉詠堯回答道,“是的校長!對不起,作為領隊我沒能帶好隊伍,在上王莊戰役中折損了六十三名學員!”
“這不怪你,能在日本人的精銳部隊中做到這般,很不錯了。”委員長並沒有絲毫責怪劉詠堯的意思,然後走到隊伍之前的李崇面前。
“你的名字?”
“報告校長,學生李崇,黃埔第十四期第一中隊步兵科一分隊隊長。”回答聲鏗鏘有力。
李崇沒想到委員長會信步走到自己面前,還問了自己的名字,這在進鎮前可沒有安排。雖然這只是委員長的興致所起,但是能讓他這位三軍統帥開口問名字,這已經是一種令人顫抖的榮譽!
看著近在咫尺的面孔,絕對上位者對氣度撲面而來,李崇心中的心情自然無法言喻。儘管在香港的時候,學校的教授對這位委員長的評價毀大於譽。但是不可否認,他是目前全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最能得到普遍承認的人。
而這樣的一位此前只生活在他人口中的人物,現在鮮活的站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