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白紙從天而降,落到地上的時候,紙上各出現了一個大字,分別是“苦”與“樂”。
兩字初看上去平平無奇,但盯的時間一長,“苦”字會讓人心生苦悶之情,下意識感慨人生艱難。
反之“樂”字,會看得人會心一笑,煩惱盡消。
田籍發現這兩個字對情緒的挑動,比自己的風獸真符更為厲害。
甚至已經不僅僅是短時的情緒了,而是一直更深入,跟綿長的感受,或者以“情感”來形容更為合適。
不由感慨這聖人之道的厲害。
“此二字,便是這一組的考題了,選題以後,方能登梯。”晏騰給田籍講解道。
田籍不解:“場上比試明明有三人,考題卻只有兩道,這怎麼選?”
“聖人之心難測,我也不知道。”晏騰老實道。
實際上,場上三位老者見此情狀,也是一愣。
但終究是人生經驗豐富的老人,愕然片刻後,漸漸回味過來,其中樂仁與陳苦佗當即表示老肆師年紀最長,輩分最尊,讓他先選。
老肆師卻回頭對兩位晚輩笑道:“苦與樂,你們二人之名正好各佔一字。”
“至於老朽,早就忘記了自己名號,不知苦樂為何物,便不與你們爭了。”
言罷,他衣襬飄動,灑然往無邪道走去。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剩下兩人,眾人原以為他們會如老肆師所言,選自己名中對應的字。
哪知陳苦佗卻哂笑道:“本將戎馬半生,吃盡苦頭,對這‘苦’字早已乏味,樂營長,對不住了!”
言罷,他率先取走了“樂”字,緊隨老肆師而去。
剩下一個“苦”字,樂仁別無選擇,只能選它。
不過他神色不見波瀾。
歸根揭底,無邪道考校的是心性,考題是什麼字,並非重點。
或者說選題過程本身,就是第一關心性考驗。
目前來看,這第一關,三人都平穩邁過。
……
“雖說兩組考校重點不同,但這第一組,畢竟年齡閱歷心性都要超過另一組,恐怕勝負就在這組分出了。”
高聳的城樓之上,太傅點評道。
左右二相對此均無異議。
只是對於誰人能獲勝,卻是各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