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分配到毛毯廠醫院,欒白梅被分去掃廁所
寧以蓮最近是忙壞了,天天要上班,星期天還要陪媽媽或徐鵬濤去逛街買結婚用品,簡直是快□□無術了。
話說寧以蓮分到毛毯廠醫院,醫院基於寧以蓮的優異成績,把寧以蓮分到了兒科。兒科的患者都是小孩,血管細不好找,一針紮下去,要是滾針了,孩子的爸媽都能把護士給吃了,所以兒科的點滴是個非常難搞的技術活。
過去有這麼一種說法: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産科,吵吵鬧鬧小兒科。
寧以蓮所在的小兒科,天天就是吵吵鬧鬧的。有很多嬰兒不會表達,疼了就哭,煩了就鬧。所以,兒科的護士,除了必要的工作以外,還外加上安撫幼兒和家長的工作。
袁浩宇由於是毛毯廠醫院唯一的一名男護士,醫院領導對他非常重視,將他安排在手術室工作。手術室對於一個護士來說,看似是個清閑的地方,實則不是,手術室隨時會發生很多突發狀況,把袁浩宇安排在那裡,就是為了處理突發狀況的。
欒白梅在他們三個裡面屬於最不受重視的,只能隨便安排到婦産科病房了。欒白梅被分到婦産科,說明院領導對她的不重視。讓她來最累的婦産科,明擺著就是把她當球踢。哪裡最髒,哪裡最累,把她分到哪裡。
欒白梅覺得無所謂,反正自己是新分配來的,在哪個科室都一樣。可別人卻不是這樣認為,不受重視的人被分到婦産科,婦産科的人臉上也沒光。
之前說過,袁浩宇膽子非常小,院裡又把他安排在手術室,這對於袁浩宇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考驗。但所有的護士和醫生,都必須要克服恐懼――這個醫護人員最基本的難題的。
袁浩宇上班後接觸的第一個手術是個車禍患者,據說車禍非常嚴重,患者送來時就已經奄奄一息,救和不救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本著醫生治病救人的原則,醫生們還是為他開了刀,而開刀的那一刻,患者就沒了心跳。醫生們進行電擊也無用,最後只好宣佈死亡。
這是袁浩宇真正見識到了死亡,之前在學校,都是紙上談兵,根本接觸不到這些。而死亡來臨的那一刻,袁浩宇竟沒絲毫的緊張和害怕,只有對患者無盡的惋惜,畢竟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自己的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
袁浩宇在手術室裡的工作,讓他對人生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之前說過,袁浩宇的家是外縣農村的。袁浩宇當初報考衛校,就是因為衛校在本市,不用去外地上學。畢竟,他的家庭條件不好,不足以支付他在外地生活的學習費用,袁浩宇也是為了家裡考慮才選擇了衛校。
袁浩宇當初報考衛校就是為了早日工作掙錢,早日脫離農村那個窮苦的生活,所謂的治病救人只是書本上說說而已。而當袁浩宇真正見識到了死亡,真正見識到了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自己的眼前慢慢地消失,這時的袁浩宇,那做為醫護人員的治病救人的職責,才真真正正在他的心中紮下了根。
所以說,有些時候,人天生是沒有什麼天職、職責而言的,是後天的、你的工作所賦予你的、一點一滴的培養起來的責任,讓你在生與死之間奮力地把患者搶救過來。這就是醫護人員,這就是一個醫護人員應該具有的職責。
畢業時,袁浩宇是為了寧以蓮才選擇毛毯廠醫院的,可以說他是為了愛情才選擇毛毯廠醫院的。他人生中第一次見識到了死亡,讓袁浩宇真真正正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重要性,這也讓袁浩宇真正開始熱愛上了護士這個工作。
欒白梅就沒袁浩宇那麼幸運了,欒白梅被分到婦産科的第一天,婦産科的護士長葉淑賢就給欒白梅來了個下馬威,“欒白梅,你們新分配來的護士,按理說呢,應該先實習半年才能上崗。問題是咱們科的清潔工剛剛退休,咱們科的其他護士都是多年的老護士,只有你這麼一個新人,在新的清潔工來之前,咱們科的衛生就由你負責了。”
本來欒白梅被分到婦産科就夠沒面子了,現在連護士工作都不讓幹,先讓當清潔工,欒白梅這心呀,別提有多鬧挺了。雖然心裡有一萬個不服,欒白梅嘴上還是說:“護士長,我們護士的職責就是永遠聽從護士長的安排,護士長讓我去哪裡,我就工作在哪裡!”
葉淑賢被欒白梅的話逗樂了,“欒白梅,你先幹著,我再催催上面,盡快給咱們科派個清潔工過來。你畢竟是新人,讓別人幹清潔工,別人也會不服的。”
“護士長,我知道了,我是科裡最年輕的,我就應該幹最累的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一個好的護士就要經得起磨煉!”困難是壓不倒欒白梅的。
葉淑賢深深地看了一眼欒白梅,說道:“好樣的,欒白梅,我看好你!”
科裡的其他護士在下面嘰嘰喳喳,“就她能顯!明明是三個衛校中最次的一個,到咱們科來裝大半蒜!”科裡事最多的李愛絹諷刺道。
“就是,就是,好話都讓她說了!讓她去收拾屎尿,看她還說不說大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