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破局
謝白握緊了元嘉冰冷得嚇人的手, 今夜是他兩輩子第一次深恨自己如此位低言微, 對於如今諸多事況難以幹涉而感到無奈, 甚至痛恨自己。
“阿白你在想什麼?”元嘉抬起頭看著謝白, 面上露出些慌張的神情。“這般不說話的模樣著實有些瘮得慌的。”
“沒有,之前有些一直懶於去做的事情,現在想想還是有些必要。”謝白調整了面上的表情,淡淡一笑, 安撫元嘉道。
皇家的營帳駐紮在山下,謝白一路都沒有放開元嘉的手。直到到了木紮前邊有神武衛迎到前面來迎接, 元嘉稍稍使勁才把手掙脫出來, 似乎覺得當前兩人過於親密的模樣有些不妥。
因為北卑大皇子與嫡公主都沒有找回來, 整個大營都處於戒備狀態,此時哨前迎過來神武衛舉著火把認出來人以後, 驚呼著“元嘉殿下回來了!”
謝白才剛剛把蘇言從馬背上頭扶下來,隨行在大營當中的侍女便簇擁過來, 拿毯子裹著渾身濕漉漉的元嘉,兩人此時隔了些距離,元嘉回看謝白, 帶著些許詢問的眼神。
“殿下先去休息吧, 剩下的臣會稟告的。”謝白對元嘉道。
元嘉有些猶豫,看著謝白態度如此堅決, 最終還是乖乖的點點頭, 任由成群的侍女簇擁著自己回去休息的營帳去。
皇帝的大營燈火通明, 周遭的人被盡數屏退, 徒留謝白現在皇帝面前陳述今夜搜尋過程發生的情況,全過程坐在座上的君主的神情沒有什麼波動,即使聽聞了李祁的死信,仍舊保持著為君者的鎮定。
“你說你們先找到了元嘉,之後才發現大皇子身死?”皇帝挑了挑眉頭,審視著謝白問道。
“是的,陛下。”這是謝白的陳述當中唯一與事實相違背的地方。說到此處,謝白恭敬的垂首,仍保持鎮定。
當時元嘉說的時候,在場只有宋傒與鄭成珏。看似事情只差了那麼一丁點,但事態會差上許多。若是元嘉單獨待著那兒,會給有心之人造成可乘的機會。
“朕記得你之前被捲入到呂通的案子裡頭,才不過是剛剛從梁間回來,如今工部尚未安排新的應該還在家中賦閑才是。為何今夜會出現在這天子山獵場當中呢?”能坐在這位子上頭這些年,皇帝自然也不是糊塗到什麼程度。不管如何說謝白的出現都顯得有些突兀。
“陛下,平日北衙南衙各司其職,天子隨行本應北衙神武衛護衛,南衙只隨東宮指揮。而今日京中急促調遣南衙羽林衛出城前往天子山中,時態自然已是十萬火急了。學生雖如今只不過一介宮學弟子,並無確實的職務,只道所所能並竭其力,對於天子山地形也有幾分了解,便向王爺與鄭都尉自請跟隨。”
如今謝白與元嘉的事情最好先藏著,不管對於皇帝還是對於北卑都是,兩人的私情,若是與當前的李祁被刺身亡的事情牽扯到一塊了,便是說不清道不明瞭,只能使得元嘉境地更加難為。
“哦,說來你倒也幾分讓人意料外的本事。”皇帝稍稍眯眼,也不知道對於謝白方才的一番解說認同了多少。“你對於這天子山有幾分了解,那對於兩國邦交有幾分了解?如今在你看來是何種時態?”
謝白稍一沉吟,而後緩緩答道:“不過如何說,行刺之人來自何方,大昭都屬理虧,這事在大昭境內發生,不管如何脫不去幹系。好的來看,結盟會推遲,最壞的便是結盟破局,兩國決裂。”
“而且,始作俑者不怕是外敵,就怕是禍起於蕭牆。”謝白麵色一凝,對上座上國君那明顯感興趣的眼睛直言道。
“說說,如何叫做禍起於蕭牆之內?”
北卑皇族與大昭不同,北卑王如今膝下光成年王子就好幾位,大皇子為已故的元後所出,因而身份比起其他皇子尊崇,也格外得到北卑王看重。如此局面,自然有人有些其他想法。
加之,當前若是大昭與北卑聯盟達成,在邊境線邊上相互照應,那麼北地邊地邊地便自成固若金湯之勢,再無其他人覬覦的餘地,甚至若是想進一步拓張領土也不過易若反掌之事。邊地十六部不可能對於此事無動於衷。
謝白雖未親見那李祁的屍首,但由元嘉口述可知,那李祁致命傷口明顯是毫無察覺時候所刺,應該是近旁之人所為。
“可比當年昭武帝少年時候之事。”這等皇家內爭之事,座上的皇帝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因而謝白無需多加贅述。
昭武帝真是當今皇帝的先父,少年時候儲君未定,同齡的皇子個個野心勃勃,那時候王位之爭,十多位皇子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幽禁的幽禁,幾乎全數凋零,唯當年排行十三的宋徯也是年幼遠去漠北才僥幸逃過一劫。
其中當年有這麼一樁舊案,大昭其中一位皇子為除去自己的兄弟,竟然與戎狄勾結,故意拖延援軍到達的程序,將邊地佈防拱手相送。
座上的君主聽著謝白的話,眼中眸光沉凝,問道:“如何應對?”
“如今事已至此,隱瞞無益,不如對北卑使團坦白告之,以現我大昭坦誠相待的姿態。二來,如此局面,和談之事已然無法就此進行下去,也無需操之過急,不如先安撫宣羅點下以及使團的情緒,派遣使者軍隊將之安全護送回去北卑,以表示誠意,再行商談不遲。”
“可有風險?”皇帝問。
“自然有的,北卑若是不接受,最壞的便是斬殺使者,屍身懸掛於鸇陰城的城樓上方,將其首級送還大昭,以此宣戰。”
“該派遣誰往?”
面對皇帝如此審視的目光,謝白知曉皇帝實則並無詢問的意思,他在等著自己表明態度,或者說他遞過來一個考驗,去與不去,是主動請纓還是退縮自保。
謝白在皇帝的注視面前鎮定往前一步,直視道:“陛下,此去護送宣羅公主返回北卑之行,臣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