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聞沒有遞話說多久歸來,燕家寨上下就和往常一樣一起到了嶽城中。
除開第一日時的出門,這幾天燕宅裡似乎異常平靜,一來是幾個小主子都認真地學習,秦媽媽滿意地看著眼前的景象,除了偶爾閃在她眼前的二小姐,似乎秩序很不錯啊。
秦媽媽和上官氏一樣一向認為自己治家有方,看看,著燕宅被她打理得多麼井井有條。
於是秦媽媽開始一心一意地準備起端陽節。
嶽城周邊沒有水路,嶽城的人自然就不行看龍舟,但是,在其他的儀式上嶽城的人們因此就有了更高的興致。
後頭藥坊的人早就蓄勢待發,準備端午時節上山採藥,以此認為五日午時陽氣最盛,以藥草治病最具效驗。
嶽城一帶有這樣的端午風俗,端午踏青歸來,帶回名花異草,以花草種類多、品種奇為比賽物件,這種遊戲多數在於小孩子間。
燕綰兒時也曾經和燕家寨的孩子們這樣的玩兒,後來長大了,也就帶一些花兒在身上應個景就罷了。
這些事秦媽媽安排不得,但是燻艾草,掛門簾一事秦媽媽幹得不亦樂乎。
二當家宋杉愛吃,上官氏應他的喜好,二院兒裡備的吃食一向就豐富些。如今採買的大權在秦媽媽手上,秦媽媽自然早早地就開始準備了。
包粽子自然也是一件大事。
嶽城的百姓中間流行的一般是白米粽子,煮出來帶著粽葉的清香,十分自然,也是平常人家十分喜愛的。
在秦媽媽這裡自然花樣就要多些,蓮蓉的,黑米的,紅豆的應有盡有。
燕家名下的鋪子更是早早地就送來的彩色的絲帶,供主子們挑選。
燕染喜歡這件事,挑得五顏六色系在手臂上,蹦蹦跳跳來找燕染。
這幾日安氏和祝媽媽沒在,燕染可見是逍遙。
燕綰日日和葉雲在一起,也沒怎麼看見雙胞胎,直到端午的前一日安氏和上官氏一行到了嶽城。
與之到來的還有一件燕綰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東西。
端午前一天,常安一早起來打著哈欠出門吃楊大娘的牛肉麵的時候,一個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順手塞給他一個盒子,在常安反應過來之前,那人說了一聲:“我家公子送給燕大小姐的。”
公子!送!!他家小姐!!!常安的瞌睡瞬間清醒,卻找不見那個小夥子。
不過常安認為做為一個忠僕,重點不在於能不能找見人,重點在於能將手中的訊息第一時間傳給自己的主子,於是,常安果斷決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去內院。
燕綰昨兒調毒有些晚,葉雲邊說今晨不必再繼續。
時候不早,燕綰正在吃秦媽媽讓人送的早點,對今天的媳婦說:“明兒囑咐一下廚房,叫他們給我的粥別熬綢了,我不愛的。”
媳婦正答應了,轉頭聽見常安邊走邊喊:“大小姐,有情況!有情況!”
燕綰皺了皺眉,看來這些日子將常安交給劉老爺子成效不見得大啊。對於
常安不知道他主子一念之間,大概他又得多待幾天了。
燕綰有人端午節送自己東西的事,而且還送到了燕宅,燕綰有點詫異。
在常安殷切的目光下開啟盒子,只見是艾草燻過的一條綵帶,蜀中的人又端午在手臂上繫上綵帶辟邪的意思,只是,這位公子?
這些年不排除燕家寨一些和她長大的男孩子,不過他們大多年紀大一些了就在燕聞的手下辦事,京城她也認識不少公子,只是並無人知道她的身份。
那麼,莫非是那位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