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三人快馬加鞭,不到傍晚便趕到了一處城鎮。
原本天亮不久就能到達他們休息處前面不遠的鎮子,但那是從青州回崇安最常走的路線,正常來說幾乎是必經之路了,為了徹底甩開那些人,衛淵選擇另外擇路而過。那處鎮子周邊的城鎮眾多,那些人應該無法那麼準確地一下子猜準他們究竟是經哪裡返回崇安。如此一來,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已經可以成功甩掉那些人。
先找了客棧,差不多是一連兩日的奔波,總要洗個澡換身衣裳,再正經吃些東西。等這一切都做完,宛棠才終於有心思去問衛淵他們昨晚脫身的事。
原來是春山的那個火摺子有些貓膩。那火摺子中放有□□,點燃後飄起迷煙被人吸入便會昏迷。而春山也是故意將火摺子落入火中的,這樣藥量大,也更能起作用。那時不是在屋子裡,而是在野外,煙會飄遠,會稀釋,春山這樣做也是為了穩妥。
而衛淵一早塞給宛棠的‘紅豆’,便是解藥,服過後便不會被影響。
“想不到你還有這東西啊。”宛棠聽得一愣一楞的,能擺脫開那些人她心裡高興,但她也從來不知道衛淵還有這種本事。
“當然了,做我們這種營生的,這種東西多少都要有點。”春山顯得更興奮,搶著答。
衛淵看著春山,不說話,就只是看著,春山很快就懂,自己從衛淵房裡告退了,挪出地方給衛淵和宛棠說話。
“這些人若不是李尚派來的,那又是如何知道你身上有這麼多銀票的?”
“也許就是無意間看見了,我們進出太守府時,或者是我們在肅城的飯館或是客棧談到時被他們聽了去,很多可能。”
衛淵其實對自己是有些懊惱的,那些人起先剛出現時,他思考了一下局勢,雖然對方人員看起來都不強,即便人多也不一定就能贏過他和春山兩個人,但他還有宛棠——他不能用她來冒險,無論如何首要的都是護她周全,也正因此,他那時不夠理智,草草做出結論,甚至都未去求證他們是否真是李尚派來的。
“好在有驚無險,還是甩掉他們了。”宛棠手拍著胸脯,舒了口氣,好像直至此刻呼吸才終於順暢了一樣,“不過為什麼你沒有懷疑過要來搶錢的人是青州的那位韓公子或是青州那裡的人聽說了你身上有銀票所以來劫呢?”
“如果是這樣,他們何苦等我出了青州再大老遠去搶?韓公子甚至知道我就住在你二叔府上,只有李尚——他大約只是聽說我們去了青州,但並不清楚我們具體是在青州哪裡,只好命人在我們從青州回去的必經之路上設法攔截。”
“還好不是李尚,不然他這個地方官也真是太猖狂了!”宛棠往衛淵身邊挪了挪,抱住他胳膊,把頭靠在他肩膀,“雖不是他,他也仍可恨。我常聽人說,如今的聖上勵精圖治,把原本不堪地搖搖欲墜的王朝重新治理地安穩,但李尚這樣的貪官惡官還不是很多?”
這話宛棠已經說過一次,衛淵去揉宛棠臉蛋,目視前方,明明窗外也不過只有一方小小院落,但衛淵的目光卻似乎落在很遠很遠的遠方。
“聖上有聖上的苦衷,聖上登基時,王朝已是風雨飄搖,一盤散沙,能治理到今天這樣百姓安居樂業已經非常難得。至於李尚這樣的人,天高皇帝遠,聖上身邊能用的人也不多,自然不能面面俱到,一一懲戒。”
宛棠想想,覺得有道理。如今的聖上登基已有八年,初初登基時宛棠才只有十二歲,但她仍然記得那時候原本的皇太子被自己的兄長害死,而害死他的這位兄長因脾氣暴虐被朝臣不滿加之不久他殺害太子的事情敗露,也被先帝廢為庶人。先帝因兩位皇子的事元氣大傷,沒多久便駕崩,原本就日漸衰微的皇室越發凋零,那時便是當今聖上,先帝的親侄子出面主持大局,最終被群臣擁立為帝。
聖上登基後已經大有作為,要懲治李尚這樣的人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們就上路。雖然現在甩開了他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早日回到崇安才能放心。”
“嗯。”
……
已是子夜,宛棠睡得正熟,衛淵守在她身邊。入睡前,她要他一起睡,眼睛亮亮的拍了拍身側空下的一半床位。
但衛淵沒答應,他還是覺得這樣不妥,仍舊是握著宛棠的手,坐在床邊陪著她。
床上宛棠睡得漸沉,呼吸均勻,睡姿也乖乖的,衛淵藉著微弱燈火瞧了半晌,沉浸在這短暫的幸福中,沒多久也入睡。
衛淵即便睡著了,警覺性仍然很好,外面腳步聲剛剛傳來,他便立刻驚醒。那聲音由遠及近,步伐有序,急而不亂,若不是衛淵功夫高,這些年也歷過不少事,只怕都不容易能提前察覺。
從腳步聲聽來,應該還不止一個人。少說也有七八個。
衛淵吹滅了燭火,又去叫宛棠,輕輕拍她肩膀。才剛從前一次的危險中緩過來沒多久,宛棠此時正是鬆懈下來好好休息的時候,被衛淵這麼一拍,不悅地嘟囔了一聲。
“唔。”外面腳步聲越來越近,衛淵怕宛棠出聲驚動了他們,無奈只能伸出手捂住她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