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大人說的極是。臣也覺得這是一場陰謀。臣更覺得,若要查清真相,就得想想誰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樣我們才能盡快的找到那個幕後黑手!”柳丞相話音一轉。
站在殿外的安親王心中“咯噔”一聲。
他怎麼覺得,柳丞相這話,指的是他?
“誰最得利?”皇帝吶吶的重複了一遍,其他人則彼此交換著只有自己才懂的眼神。
“按照柳丞相如此說來,此事對北疆最是有利。可是,北疆的手如何能伸到我們的國庫中來呢?”有一個中立派官員提出了疑問。
柳丞相微微一笑:“不錯,北疆人雖然兇猛,可是他們決計無法接觸到國庫,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我們就要想想,到底誰的手有可能既接觸到我們的軍隊,又有可能接觸到我們的國庫呢?”
問話的官員和其他人聞言,皆抬頭看向了皇帝。
柳丞相這麼一分析,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如今就看皇上要不要對那個人動手了。
“來人,去請安親王進宮議事。”皇帝看了一眼柳丞相,緩緩開口說道。
安親王唇角勾起一抹冷笑,抬步走了進去,大聲道:“不用請,本王來了。”
“國庫失竊?”老國公看著寧紫夕手中的紙條,大驚失色。紙條是墨天陽派人送來的,真實性絕對不容置疑。
寧紫夕揚眉一笑:“呦,您老人家連天牢都進來了,還會因為這點事擔心?”
老國公面色一正:“國庫失竊事關天下百姓,我個人的小事又怎麼能跟它比?”
寧紫夕點點頭:“確實不能比。”
“若是國庫被竊是真,那容小子此行就兇險了。”老國公憂心忡忡的在床鋪上坐了下來。
“你不是說吉人自有天相嗎?他會沒事的。”寧紫夕看著地面篤定的說道。
在寧紫夕看不到的朝堂上,眾人正議論紛紛。
安親王一口否認國庫失竊是他所為,並且極力主張皇帝派人嚴查此事。皇帝看來看去,除卻榮親王卻找不到一個可用之人,當即心生悲意。
將徹查國庫失竊之事交給榮親王後,皇帝當即面向百官,徵求盡快充盈國庫的辦法。
各位官員各抒己見,有的說可以向那些富商徵重稅,有些說直接向各位鄉土豪紳打借條,借一百萬兩銀子出來。
可是,這些卻都皇帝否定了。
如今國庫失竊,不光是墨禦容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沒了糧草,就連其他邊疆駐軍的後續軍需都是問題。
若是朝廷突然徵重稅或者向富商借銀子,難免不會引起百姓的懷疑。前方軍隊糧草被毀已經讓百姓陷入了焦灼之中,萬一國庫失竊的事情再傳去,那麼到時候其他三國一起動手,聖啟豈有活路?
皇帝並承諾,若是有誰能在十天時間內可以不驚動那些富紳和百姓,並且幫助朝廷籌集到一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大軍所需的軍需用品,重賞!
重賞的辦法是:三品以下官升兩級,三品以上封侯賜爵。
官升三級、封侯賜爵對那些辛辛苦苦跋涉在試仕途上的人是一個極大的誘惑,眾人無不絞盡腦、費盡心思。
可是,要在十天之內湊齊一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大軍所需的軍需用品,卻是一項極難完成的任務。
許多官員甚至動了心思,想找些富紳自己湊齊一百萬兩從而換取官升兩級的榮耀,然後再用升官後的權利將錢撈回來。
然而皇帝卻說了,只需要貢獻辦法,落實的事情必須交給朝廷來做。對於這個命令,許多官員不理解。
現如今朝廷這麼缺銀子,皇帝怎麼給他們增加難度呢?銀子怎麼來的重要嗎,只要解決問題不就好了?
可是寧紫夕在知道皇帝的決定後,卻第一次對皇帝生出了一絲佩服。若是皇帝不補充最後一道命令,那麼別說一百萬兩銀子,就算是三百萬兩銀子也有人能湊得齊。
可是,若是有人真的私下湊齊了一百萬兩銀子,那也就意味著縱容朝廷官員明目張膽的受賄行賄,花錢買官。以後聖啟朝堂上的就會難見清廉為民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