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依依:“還要等多久?”
鑒證人員看向出口,說:“到了。”
歐陽依依沒有回頭,“小鳶,一猜就是你。”
鑒證人員:“你們認識?”
歐陽依依:“熟人!”
林鳶回以微笑。她站在天臺發現彈殼的位置,對著死者可能跌落的位置比劃著,記錄了一些資料。
歐陽依依:“有什麼發現?”
林鳶:“暫時沒有,稍後看過法醫的報告才能做進一步的結論。我要去對面蒐集牆面的彈痕,有結果了通知你。”
歐陽依依:“小心點。”
林鳶做了個ok的手勢,下樓了。她來到隔壁樓的頂層,拉著安全繩緩緩降到死者拉到天線滑落的位置,仔細勘察牆體表面,記錄彈痕的相關資料。
歐陽依依回到總部後,直接去了法醫科。
易老指著屍體的x光片講解:“看子彈造成的傷口,應該是由遠距離□□所造成,子彈貫穿了頭骨,估計發射的距離不超過十公尺。死者中槍的位置在這裡,子彈從左耳後頸部位置射入,再從額頭偏右上的位置而出,嚴重破壞腦部。一槍斃命,而後才摔下樓。還有什麼需要問的嗎?”
歐陽依依自言自語:“兇手開槍就打頭應該對自己的槍法很有信心。”
易老:“這點,小丫頭會給你答案。”
第二天下午,歐陽依依桌面上的電話響起。“國際刑警,歐陽。”
林鳶:“有空嗎?來我這裡一趟,有新發現。”
“行,馬上到。”
其實很近,就在隔壁。
林鳶在電腦裡做了一個模擬案發現場影象,包括了現場環境和死者,她指著顯示屏解釋:“之前初步認為子彈是從高處,就是天臺的位置射入。如果當時死者的頭部是這種狀態的話,但計算角度偏差的水平開槍的位置不可能在天臺,而是在大廈的五樓和六樓之間。”
歐陽依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
林鳶:“因為在天臺找到的子彈具有誤導性,收到你傳過來的法醫報告後,我結合兩棟建築的高度,子彈進出死者頭部的路徑,還有牆面上找到的彈痕做了一個模擬圖,結果配合這個角度,子彈應該從大廈五樓和六樓之間的高度發射才是最合理的。這一點也得到了易老的認同。”
歐陽依依:“如果我說現場有兩個槍手,一個在天臺,一個在五、六樓之間,你同意嗎?”
林鳶:“基本同意。”
歐陽依依:“我懷疑兇手還在樓裡。”
歐陽依依撥通了電話:“把之前沒有聯絡到的住戶資料調出來,通知所有人五分鐘後會議室開會。”
她親暱地勾著林鳶的脖子,“謝了,送我一份大禮。”
林鳶:“遵守你的黃金破案時間。”
“忙完請你吃飯。”
“歐陽,小心點!”
歐陽依依擺擺手,“放心吧!”
那天的行動並沒有抓到人,因為“人去樓空”。
幾天後,林鳶在辦公室接了歐陽依依的電話,說急需一些現場資料,讓她整理好了送去辦公室。
可是當林鳶整理好,送去她辦公室,她人卻不在。林鳶想可能是有急事,暫時走開了,順手把檔案放在她的桌上,自然瞄到桌上大開的資料夾,一張放大的人物照片,旁邊還批註了一行字,她下意識瞟了一眼,盡收眼底:時間和地點。林鳶心裡閃過一絲突兀,沒有絲毫地停留,帶上門,離開了。
晚些時候,歐陽依依走進了林鳶的辦公室。
歐陽依依:“那人答應合作了。”
林鳶:“這世上就沒有你辦不到的。”
“謝謝誇獎。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