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動不了老九,還拿捏不住他媳婦嗎?
母女倆正說得投契,又一個婆子步履生風地跑進了屋,急匆匆地稟著:
“老夫人,花轎到福慶街了……老太爺請您和幾位姑太太、姑奶奶都過去喜堂。”
“大禮快要開始了!”
……
外頭,太陽已然西斜。
戌初,花轎吹吹打打地抵達了蕭府所在權輿街。
又是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竹聲響起, 花轎被抬入了蕭府的大門,最後穩穩地停在儀門前。
蕭無咎射了轎簾後,楚明鳶就在全福人的提示下,下了轎。
大紅蓋頭微微搖晃,被風吹起一角,旁邊有人起鬨地喊了起來,但蕭無咎眼明手快地替她壓下了被風吹起的蓋頭。
全福人看著這一幕,不由捂嘴笑,湊趣道:
“咱們新郎官這麼細心體貼,以後啊,小兩口的日子肯定是和和美美。”
此言又引來圍觀者的起鬨聲與歡笑聲。
楚明鳶面頰微熱,從蓋頭下,她只能看到青年指節修長的右手以及大紅色的袍角。
“拿著。”
那隻漂亮的手將紅綢的一端遞到了她手裡,她下意識地握住。
一對新人分別牽著大紅綢帶的兩端,沿著地上的大紅地毯慢慢地往前走。
“小心錢糧盆。”
“跨馬鞍。”
蕭無咎一邊走,一邊小聲地提醒她,遷就著她的步伐,放慢了腳步。
全福人笑得合不攏嘴,不時說著“紅紅火火”、“平平安安”的吉利話, 一路引著一對新人去往今日拜堂的喜堂。
蕭府的丫鬟婆子們來回跑,時不時地去喜堂稟報新人的進度。
“老太爺,老夫人,新人繞過照壁了。”
“新人往喜堂這邊來了。”
“……”
喜堂設在蕭府的正堂燕譽堂,蕭尚書與蕭老夫人作為高堂高坐上首。
兩邊坐的是今日來觀禮的賓客們,基本上都是蕭家的姻親、故交,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以及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