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的一隻異獸形狀如馬,渾身毛皮均為白色卻有一條烏黑的尾巴,頭上也有一支角,卻比那化蛇的犄角長了不少,爪子和牙齒則象極了老虎,低低咆哮著發出咚咚的聲音好似擂鼓一般。此乃峧注二),傳說峧能化鎧護主,能為主擋刀兵之災。
右側一隻個頭小了不少,形狀和狸很是相似,一隻獨眼位於面部中央閃閃發光,身後拖著三根長長的尾巴,此乃獾注三),乃御兇之獸,聲音百變,能仿鳥鳴,學人言,作獸嘯,很是奇妙。
在那化蛇身後的則是一隻怪鳥,人面一足,頭頂似乎還有著黑黑的毛髮,身子不大,但雙翅一展卻只怕有十米來寬,正是那上古神獸中傳說羽毛能防天雷的橐tuo)蜚注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均是些上古神獸,平日裡人間難覓蹤跡,根本不在世間出現,卻不知為何常年同居與此處。這些神獸所化內丹各有異處,修為都已頗高,特別是那化蛇已經快到化龍期的模樣,實力已不輸於修道界的頂級高手。
見神獸現形,狍鴞的內丹緩緩的停止了轉動,一閃之後收了回去,而後起步走了過去,幾個神獸互相聚在一起互相磨蹭了幾下,狀態親密,好像是熟識一樣。
那化蛇頭一側,‘嘶嘶’的叫了幾聲,狍鴞在那點頭不迭,而後也‘哇哇’的叫了起來,旁邊的另外幾隻神獸也一起鳴叫起來,竟然好像是在互相說話似的。
‘聊’了一會,那化蛇點了點頭,往旁邊的峧看去。
那峧咆哮之聲一止,低頭在那狍鴞身上蹭了幾下,而後人立而起,前足一伸,‘刷’出現了幾支鋒利的爪子,‘得得’的在地面上刨動了起來。動作輕巧,可是每一下,地上都會出現一道深深的印痕,幾下過後,一個數米深的大坑就被刨了出來。
底下有一股血芒一閃而出,開始只是極為細微的一點,等到那血芒完全升起卻已經化做了數米寬的一團,浮在空中慢慢轉動不休。
注一:化蛇
山經第五卷.《中山經》: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大水。
注二:峧
山經第二卷.《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峧,是食虎豹,可以御兵。這裡的峧字應該是馬字旁,念bo)可惜在我的拼音裡沒有,在此說明此誤)
注三:獾
山經第二卷.《西山經》:西水行百里,至於翼望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獾,其音如百聲,是可以御兇,服之已癉。此獾應做言字旁,非現在所說的獾)
注四:橐蜚
山經第二卷.《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蜚,冬見夏蜇,服之不畏雷。
此鳥的羽毛由於有抵抗天雷的功效,在傳說中乃一些修道之士抗拒天劫的寶物。
喜歡開局獲得仙神傳承!請大家收藏:()開局獲得仙神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