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鴻子在內堂向一個面容高古的道人拱手:“游龍子道兄,此事多謝,來日必有厚報!”
“你我情誼,何須如此,我這還有要事,便先走一步。”這道人拱手還禮。
隨即孤鴻子將道人送出,正巧與找來的俞岱巖打了個照面。
“俞三俠,貧道崑崙游龍子,有禮。”這游龍子見了俞岱巖簡單寒暄便匆匆而去:“身有要事,不多攪擾,先行了,孤鴻子師弟留步。”
俞岱巖也不疑有他,但多少有些好奇:“這位崑崙游龍子是何情況,師兄給講講路數?”
“游龍子道長是我至交好友,乃是崑崙派名宿,才智高絕,武學修為也冠絕同輩。”孤鴻子心情不錯,也不知是遇到了什麼好事?前幾天還不時流露憂慮,此時喜意或許是因為他方師妹成功做了掌門。
“如此人物,來日還請師兄多為引薦。”俞岱巖嘴上恭維著,守著江湖中常見的客套話,這邊問起孤鴻子:“師兄,可還記得前些日子,灩瀾洲時逍遙二仙所說之事?”
“當然記得,我這些時日就在為這事佈局、發愁。”孤鴻子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頭髮,表示頭髮都傷了很多:“不過已經想好應對的辦法了。”
俞岱巖也曾暗想過有沒有對策,但大多可行性不高:“願聽其詳,當如何應對之?”
“此中法也對虧了我那游龍子道兄,當真是才智高絕。”孤鴻子把俞岱巖引入內堂與之細言:“他與我說‘重耳在外而安,擒賊先擒王,易明暗之勢,個個殲破’。”
“此話何解,我可有能幫得上忙的地方?若需我武當山支應,絕不推辭。”俞岱巖原本還想寫信把事情報於武當山,師父一定會派人來,不過這都是外力,峨眉能靠武當山應對一兩次,卻不能一直如此。
“元廷意在倚天劍,所以劍不在山上就好了。”孤鴻子指了指自己:“意思是說,我持倚天劍招搖江湖,則元廷便會派人追殺我而不是興師動眾的圍打峨眉山。”
俞岱巖一聽倒也是個好辦法,不過,元廷會不會取消攻打峨眉山此事當是兩說,便把顧慮告訴了孤鴻子。
“卻有可能,不過我峨嵋派有唐門機括,且山勢易守,元廷絕不能一鼓而下。”孤鴻子皺眉而後決絕:“我持劍去追查元廷的操持此事的幕後之人,刺殺之,則此中事自可迎頭而解。”
俞岱巖也知道掌握主動很重要:“被動挨打確實不如主動出擊,不過若我是元廷管事之人,便強攻峨眉迫你持劍現身,又有何辦法?”
圍魏救趙還是圍點打援?俞岱巖也不知道這叫什麼計謀,不過卻也讓人忌憚。
孤鴻子也想到了這等可能,他早有了備案對策,來應對可能會出現的這種可能:
“此事我也已告知家師,而後暗中去信聯絡了郭復師叔,屆時他會帶豪傑兵馬解峨眉山之圍。”
“這郭復師叔是何人物?”俞岱巖又聽到了一個自己不知道的人物,當真是天下之大,江湖亦大,豪傑如林,片面所見不過江湖之一角:“一次之圍可解,而後又該如何,總不能次次如此?”
喜歡武當俞岱巖請大家收藏:()武當俞岱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