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機以後,楊林和艾幼清坐在一起。
楊林開啟揹包,取出古書來觀看。
書是用黃紙所寫,這種紙並不是宣紙,不知道是什麼紙,難怪看不出朝代來。
一般來說,自從宣紙發明以來,古人抄書寫書,都是採用宣紙。
因為宣紙自古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
在唐代的歷史中,就已經有了上貢宣紙的記錄。
西漢用的是竹簡,到了東漢時期才慢慢開始用紙。
有漢一代,我國是同時使用竹簡、縑帛和麻紙等書寫材料的。
所以,這套書大致可以斷定為東漢以後才出現的。
漢代的書,儲存至今,品相還這麼好,幾乎不可能。
而唐以後又有了宣紙,存世的古籍,大都使用宣紙抄寫。
這套書並不是宣紙,所以才讓這套書的來歷,變得撲朔迷離。
楊林和艾幼清各自翻開了一本書,然後面面相覷。
因為他們真的看不懂!
為了研究家裡那套書,他倆已經拼了命的在學習古漢語。
一般的古文,他們不用翻譯,也能看懂一個大概意思。
真要訓詁的話,那就要專門當成一門學問來做了。
艾幼清把書交還給楊林,輕輕搖頭:“我才疏學淺,要不你抄下幾段文字,去請教你們母校的教授?”
楊林苦笑道:“這是一套古代關於各種奇異學說的叢書,用的是古代流行的一些俗語。我們現代人很難破解的,除非有人口耳相傳。比如我跟你說,千年蟲,這個詞能理解嗎?還有,伊妹兒是誰?你知道嗎?”
艾幼清笑道:“千年蟲子?一隻活了千年的蟲子?”
“可能嗎?”
“不可能!”
“所以很多東西,離開了當時的語境,我們再想理解就真的很難了。”
“千年蟲到底是什麼?”
“這是西方人提出來的一種理論,不過我現在跟你說不明白。就像我們看不明白這兩套書一樣的道理。”
“那伊妹兒到底是誰?”
“伊妹兒不是一個人,它是指電子郵件。我們現在連電腦都沒有,更別說網路了。所以這些詞語聽起來就是天書。還有,我們常說的樓上、樓下,但在網路用語裡面,並不指通常的樓上和樓下,而是我這句話發出去的前一句發言和後一句發言。”
“……”
“聽不懂?”
“簡直就是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