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光之彩店鋪,是楊林一個人投的資,和嚴守明沒有任何關係了。
光之彩這個名字,也是楊林註冊的。
不管是之前的工商註冊,還是放寬私營企業之後的公司名字註冊,都是楊林辦理的,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楊林。
嚴守明投資的一百萬,僅限於北金和海都店,分紅也僅限於那兩家店。
之前因為國家政策的不明朗,楊林一個人不敢開這麼大的店子,所以才和嚴守明合作,借臺資的面子來賺錢。
現在國家政策放寬了,楊林就沒有必要再和嚴守明合作。
而且那一百萬的投資分紅,是嚴守明報恩式的投資行為,楊林沒必要再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
雖然說,如果他能拿到更多的投資,也就能開更多的店鋪,哪怕是分紅,他也一樣可以多賺錢。但他覺得沒有必要這麼做。
廣州店開張後,第一天接到了50多個膠捲!
這個數量,不算特別多,但店子剛開張,就能有這個量,楊林還是很高興的。
廣州人有錢,又喜歡到處跑,每到一個地方,總要拍照留影。
而且這邊的消費水平比其它地方更高一些,同樣是彩色照片沖擴,其它地方都是兩塊錢一張,在這邊可以叫價2.2元每張,一般量少的客人都不會還價,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遇上影樓、攝影師這樣的大客戶,對方要講價的話,也可以適當的降一些,留住這些客戶,也是將來生意的保證。
楊林沒有把廣州的沖擴店開到景區,而是開在最繁華的鬧市區,就是因為這邊人流量大,凡是來上下九路逛過街的人,都會記住這裡有一家大型的沖擴店,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自然就會拿到這邊店裡來沖洗。
因為店鋪開在鬧市區,交通方便,沖洗完畢以後,客人來取相片也方便許多。
開這種小店子,沒有必要打廣告,全部商業圈和路段自帶人流量。
廣告全靠招牌來宣傳。
楊林從幾個人裡面,提拔了兩個高中生,一個當店長,一個當副店長,又委任了一個前臺。
前臺要負責記錄收支情況,每一天的收支,店長和副店長都要同時核對和簽字。
因為楊林開了店鋪以後,他是沒有多少時間來管理的,只能打電話溝通。
然後每天的營業額,店長或者副店長,在第二天要負責存進銀行指定的公司賬戶裡。
楊林現在還只有三家店,他自己也管得過來。
如果店鋪開得多了,他就需要成立光之彩公司的總部了,要把管理權下放給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每天核對幾十家店鋪的收支情況,就夠他喝一壺的,還有每家店的進銷存管理,膠捲、電池、沖印原材料,都需要統計和購買。
楊林是和白樺家的公司合作的,所有的原材料,也是在白樺家的公司裡拿貨。
白樺家的公司,在北金和海都都有,這兩家店拿貨很簡單,直接去拿或者送貨上門。
但其它地區的店,原材料就需要透過海都或者北金髮貨。
店鋪離哪個城市近,就由哪個城市發貨,走的是郵政包裹。
開連鎖店,而且是跨地區、跨省市的連鎖店鋪,需要做的事情多得多。
楊林在開連鎖店之前,就必須先有通盤的考慮。
他也是第一次做這種生意,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在實際經營中產生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他也只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邊開店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