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開學之前,蘇小悅跟隨母親回到海都。
這年的8月30日,開學前一天,楊林和林馨坐在家裡看電視。
電視裡播出了大國領導在接見集體企業與個體勞動者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現在社會上有一種陳腐觀念妨礙我們前進。例如,誰光彩,誰不光彩。我認為社會上有一群從事個體勞動的同志們,他們扔掉鐵飯碗,自食其力,為國分憂,他們是光彩的。”
楊林聽了,一下子感覺“幹個體”的也有了做人的尊嚴。
第二天,楊林開設光之彩街道上,那幫個體經營戶們,買賣也不做了,不約而同地舉著當天的《日報》在看,頭版登的就是領導關於“光彩與不光彩”的講話。
楊林也拿著報紙,和大家一邊激動地念著這篇激動人心的講話,這話真是說到所有個體戶的心坎裡去了。
個體戶從這篇講話稿裡意識到,個體戶的春天,要來臨了!
果不其然,經過一輪嚴打、嚴抓、嚴管之後,國家又放寬了個體戶政策。
以前沒收的個體戶工商牌照,又可以去補辦了。
楊林馬上在光之彩沖擴店的旁邊,開了一家瓜子店,重操舊業。
這家店的門面是自己的,不需要繳納房租。
而這條街上的門面租金十分昂貴,隨著領導講話的出臺,很多歇業了的個體戶,再次跑出來找門面經營做生意,一個只有一平米的小門面,租金高達60元到100元!
稍微大一些的門面房,租金更是高達上千元。
個體戶的增多,自然抬高了門面租金。
因為是自己的店鋪,楊林將店鋪做了簡單的改造和裝修,整得像一個國營的副食品商店似的,乾淨整潔衛生,更加吸引顧客前來。
瓜子鋪的整套流程,楊林都是十分熟悉的,供應商、炒貨工人、售貨員,都是現成的,以前幫他做事的那批人,很多都沒有找到新的工作呢!
楊林這間瓜子鋪開得大,足足有50個平方米,前面是售賣瓜子的櫃檯,後面是炒制瓜子的車間,他嚴格控制人數,四個炒貨師傅,三個售貨員。
開店之後,生意出奇的好,第一天就賣出各類瓜子2000餘斤。
這一年的奶油瓜子售價,價格已經上漲到了1.3元每斤。
不管售價多少,楊林反正只需要控制自己的盈利,保證在50左右就行了。
每天可以賺到1300元左右,每個月也能賺七、八萬塊錢!
嚐到了巨大甜頭的楊林,在十一國慶國期間,回了一趟海都。
這一次,他直接找到了市百一店的經理,在他們店門口,花高價租了一個炒瓜子的售賣櫃檯,只有兩個平方米的面積,每個月的租金,高達600元!
對楊林來說,只要對方肯租,別說600元的月租金,便是6000塊錢一個月,他也租得起!
櫃檯太窄,不能炒制瓜子,楊林又花了200塊錢一個月,在附近租了一處平房,用來當炒瓜子的基地。
人員配置方面,仍然是四個炒瓜子的師傅,三個售貨員。這家店,他仍然交給蘇小悅和楊雪管理。
國慶節期間,楊林張羅小林瓜子鋪開張,同時回家看了看孩子楊洋。
他給了朱淑文十萬塊錢,讓她帶孩子。
朱淑文有了錢,也就不再有後顧之憂,一心一意辦理了提前內退手續,安心安意在家裡帶孩子。
周邊見過楊林小時候的鄰居,看到楊洋,都說長得像楊林,一看就是楊林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