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牛皮卷,並不是真的牛皮做的,而是一種防水的韌性很強的紙張。
楊林緩緩展開牛皮卷,看上面的字。
這上面只有寥寥幾句話,是用血水書寫!
“吾發現燕刺王陵墓,後被漢奸所賣,日軍強迫吾盜墓,吾以王墓需血祭之名,讓日軍炸山開道,挖池建臺,取牲畜血,以灌池中,密置毒煙於四周,聞者立斃!吾誓與日軍盜墓軍團同歸於盡,怕後人來此,不知何故,以我為漢奸,特留此書。王麻子絕筆!”
“天哪!這人是王麻子!”艾幼清一把拿過楊林手裡的紙,說道,“難怪一直沒有他的訊息!原來,他死在這裡!”
楊林看完牛皮卷,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
幾十年前的古玩宗主,為了保護我國古墓不受破壞,巧使計謀,和盜墓軍團同歸於盡!
此心可昭日月,此義可銘青史!
艾幼清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王麻子算是我的師祖!沒想到死在這裡!”
楊林道:“王麻子求仁得仁,死得其所,我們把他葬於此地吧!”
艾幼清應了一聲。
兩人跪在王麻子屍骨前,磕了三個響頭,收拾他的遺骨和遺物,抬下臺來。
楊林用工兵鏟,在日兵屍骨前,掘地為洞,安葬王麻子。
那些死去的日兵,像是跪伏在王麻子墓地前。
他找來一塊木板,拿刀在上面刻下幾個大字:“抗倭英烈王麻子之墓”。
兩人復又跪拜。
艾幼清道:“楊林,接下來怎麼辦?我們要不要把王麻子的事蹟,上報國家?”
楊林輕輕搖頭:“沒必要。王麻子前輩,並不求名。我們如果上報,那這邊的墓,就會公諸於眾。”
艾幼清道:“燕刺王陵墓?燕刺王是誰啊?”
楊林道:“漢燕王劉旦。”
“劉旦墓?74年的時候,不是發掘過一座漢墓,說是劉旦墓嗎?”
劉旦自縊而死後,昭帝賜諡號為“剌王”,其意近於“厲”、“戾”。但被賜“剌、厲、戾”的王侯,死後也是以諸侯王之禮被賜建陵墓,進行葬埋。
同時,華容夫人歌詞有“裴回兩渠間兮君子將安居”,歌詞之意當指出了劉旦墓的方位。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四·鮑丘水注》:“鮑丘水入潞,通得鮑丘之稱矣。高梁水注之,首受漯水於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剌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
楊林道:“那座是劉旦之子,劉建之墓!我相信王麻子的風水之術,他說這裡是劉旦墓,那就肯定是的!”
他環顧四方,說道:“我們走吧!這裡塵封的一切,就讓它深埋在山裡好了。”
“你不盜墓了?”
“我又不是盜墓賊!”楊林淡淡的道,“我只是來探墓!就算找到古墓,我也會上報文物部門進行保護性發掘。”
“那這座墓,你會上報嗎?”
楊林道:“沒必要。讓歷史留下一些謎團吧!王麻子發現了這裡,卻沒有公佈出去,自有他的用意。”
兩人取道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