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幼清道:“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說起來,他也是為了保護文物。他是國寶幫的代表人物,他也沒有私心。”
楊林也就不再追問。
第二天,楊林來到故博,就用艾幼清的答案,來回答張德陽。
張德陽聽了,微微一笑:“你沒圍著故宮跑一圈吧?”
楊林笑道:“沒有。老師的用意,也不是真的想讓學生去跑一圈吧?”
“哈哈哈!孺子可教!”張德陽道,“昨天你說,你想學習文物修復,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寶?”
“對。”
“很好,你有這個心,就能做好事。寫文章的人,先要立意,立意不正,那文風就歪了!寫得再好也上不了檯面。做任何事情,也是這個道理。對待文物,立心、立意、立命,這三立,是最重要的。”
“立心,立意,都好理解。立命,怎麼解?”
“修身養性以奉天命。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修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
楊林恍然道:“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德陽微微點頭,拿出一方印章來:“楊林同學,這是我刻的一方印章,送給你做個紀念吧!”
楊林伸出以手,恭敬的接過來,翻到印面看,只見上面刻的是:“立心立意立命”六個篆字。
而邊款刻的正是楊林剛才所說的北宋張載那句名言。
張德陽道:“你現在要上學,也沒有多少時間來我這裡學習,這樣吧,我這裡有幾本書,都是跟文物修復有關的,你拿回去,先通讀四、五遍。”
“謝謝老師。”
張德陽進屋裡,拿了幾本厚厚的書了來,交給楊林:“記住,看完之後,不要亂丟,也不能隨意借與他人!正所謂,識此寶貝者,價與天齊,不識此寶者,分文不值!”
楊林恭敬的說道:“我明白。”
張德陽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你知道土夫子是做什麼的嗎?”
“盜墓的。”
“不錯。土夫子分南北兩派,但最出名的要數長沙土夫子,他們盜術精湛,比北方的要精巧不少。而長沙土夫子最有名的,要數任全生。”
楊林哦了一聲,沒有打斷他,聽他講吓去。
“眾所周知,長沙是個歷史古城,歷代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那一帶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長沙地下有著數不清的歷代古墓。在歷代的古墓中,最珍貴的則是漢墓以及戰國墓。既然有古墓,墓中有寶貝就肯定會有盜墓者,任全生便是建國前長沙最著名的土夫子。他在建國前盜掘了或者帶領盜掘長沙一帶非常多的古墓,墓中的文物也基本賣給了外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任全生有著不錯的身體條件以及盜墓技術,他看墓就像老中醫給人看病,也講究望聞問切。望風水,問名人,聞土氣,切盜洞。不少人都曾見識過他的真功夫,從一座大墓中盜取寶物就如同逛自家院子一樣,輕而易舉就能將陪葬品收入囊中。”
“最傳奇的一次是在1942年,那時我國還在日軍的炮火洗禮之中,國家亂成一團,也無人去看顧那些埋在地下的墓穴。任全生當時在長沙,他得知此地有一處大墓,於是便叫上同行一起,準備去墓中一觀,看看能順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透過對墓穴定位,任全生一行人在夜裡來到墓穴上方,接著用探針刺穿了封土和棺槨,拿走了其中價值連城的楚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