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外出,楊林購置了一款摩托車。
1981年,嘉陵廠與本田簽署技術合作合同,在我國市場合作生產cj50,本田負責技術和部分零件的提供,嘉陵負責生產銷售。
有了本田的技術投入,cj50的質量立馬得到提升,成為走俏摩市的搶手貨,該車是嘉陵與本田合作的第一款車,也是嘉陵產品序列中第一款“jh”。
楊林買的就是這款摩托車。
在這個物質還不夠豐盈的年代,摩托車就是財富的象徵,騎摩托車比後世開法拉利、寶馬還倍有面子,遊走於大街小巷無疑會引來不少羨慕的眼光。
尤其是港臺那些影視片裡,大哥騎摩托車載女朋友肆意馳騁的鏡頭,吸引了無數男生女生。
楊林曠了一天課,但他有理由可以說服老師。
因為他把一隻殘破的雍正青花碗帶到了課堂上。
“老師,我昨天沒來上學,是因為我在菜市場看到了這隻碗。”
錢成序被這隻破碗吸引了,沒有在意楊林的曠課。
“你想修復?”錢成序問。
“是的,老師,就是不知道哪裡可以修復這種瓷碗?”
“這個嘛,你得去找故宮博物館的同志幫忙了。”
“老師,你認識故博的老師嗎?”
“這樣吧,我寫個條子,你帶著去裡面,找一個名叫張德陽的同志,他是我以前的同班同學,他在故博就是做文物修復這一塊的工作。”
“謝謝老師。”
錢成序幫他開了條子,說道:“你現在就去找張德陽同志,他們白天才上班。”
“好的,謝謝老師。”楊林拿著老師開的條子,連聲道謝。。
這年代,國家培訓大學生,要花費很多錢。
大學生在學校,不需要交學費,只需要購買課本和一些必要的文具,國家每個月還能補助20元左右的飯菜票。
當然了,光有票不行,你還得有錢,所以,每個同學家裡,每個月都會寄十塊錢過來。
節儉一點的學生,每個月十塊錢,在大城市裡,也能生活下去。
可是,別小看這十塊錢!
城裡的雙職工家庭,月工資加在一起,有四、五十塊,十塊錢當然拿得出來。
但對農村家庭,還有那些單職工家庭,飯都吃不飽呢!這每月十塊錢,就顯得很多了。
楊林不缺錢,他的生活,是所有同學裡面過得最滋潤的。
就算是大學的老教授,也沒有楊林同志有錢啊!
楊林有錢,可以在外面打牙祭,每個月反而能省下不少糧票和菜票,他也不必寄回家,反正家裡也不缺錢呢!他把這些票拿出來給其它有需要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