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問道:“奶奶,您家人都去哪裡了?”
老奶奶道:“他們啊,49年就從重慶跑寶島那邊去了!三十年了,沒有音訊!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呢!”
楊林這才明白,原來她家裡人都在寶島!
老奶奶想到了傷心往事,擦了擦眼睛:“他們走的時候,我還只有五十歲,我孫子才六歲,孫女才三歲,一晃眼,三十年過去了!我都八十歲了!唉,就算他們回來,也不知道還認不認得我嘍!”
楊林道:“現在改革開放了,大陸和寶島血濃於水,都是炎黃子孫。那邊的人,可以回國內尋親了!說不定他們很快就回來找您了。”
老奶奶道:“走了三十年了,連一封信也沒有。也不知道他們是死是活呢!”
楊林問道:“奶奶,您為什麼沒有和他們一塊走呢?”
老奶奶搖頭:“我不去。我哪裡也不去!我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我家老頭子是抗日戰死的。我得在這裡守著他,初一十五,給他上炷香、燒點紙錢。”
楊林聽了,有些感動,眼眶微紅。
老奶奶道:“小夥子,你有什麼事啊?”
楊林道:“奶奶,我是賣炒瓜子的。我想問一下,您這一樓,出租不出租?我想租下來,自己開個炒瓜子店。”
“炒瓜子啊?”老奶奶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家,說道,“你覺得我這裡行不?”
“行啊!您肯租的話,我現在就租下來。”
“可以啊!以後也有個人陪我嘮嗑不是?”老奶奶笑道。
“這租金怎麼算?您說個價錢吧?”
“我也不知道啊。”老奶奶笑。
楊林道:“我每個月給您36塊錢,行不行?”
他想的是,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概也就是36塊錢。
用一個月的工資錢,租一間小小的房子,應該是足夠了的。
“36塊錢?太多了!”老奶奶道,“不用這麼多。我這房子不大,你看看能不能用啊?”
“可以的。”楊林笑道,“您要是同意的話,我們籤個合同,好不好?您再給我一片一樓的鑰匙,我明天就可以過來營業了。”
“行啊。”老奶奶起身來,看樣子身子骨還硬朗,“你寫一個合同書,我按個手印就行。我也不識字。”
楊林從隔壁一個讀書娃那裡,借來了紙筆,當場寫了合同,又把那個讀書娃喊過來,讓他當著老奶奶的面,讀了一遍合同。
老奶奶聽罷,說了一聲:“好。”
她家裡倒是有印泥,看來平時做什麼事,她都是按手印解決的。
楊林簽了字,又和老奶奶各自按了手印。
老奶奶拿出一片鑰匙,交給楊林。
楊林付了她一個月的租金。
他開的是炒貨店,也不需要裝修房子,回家找了塊木板,鋸成長方形,拿鐵棍在爐子裡燒紅了,然後在木板上面燙出幾個大字來。
劉志國解手回院裡,看到楊林在折騰一塊木板,聞著焦味,不由得伸手在鼻子前揮了揮,問道:“楊林,你搞什麼呢?喲,你還會燙字啊?這字還行啊!這寫的是什麼東西?小林瓜子鋪?”
楊林笑道:“對啊,小林瓜子鋪!蘇小悅的小,楊林的林!怎麼樣?威武、霸氣吧?比用毛筆寫出來的還好!”
“我都不稀得說你!”劉志國忍不住笑道,“你一個擺攤賣炒瓜子的,弄什麼招牌啊?人家國營店才掛招牌呢!”
“志國啊,”楊林燙完最後一筆,起身說道,“正式告訴你,我從明天開始,我也有自己的店鋪了。”
“你?開店鋪?工商局批准你了嗎?你就敢開店?小心被查封了!”劉志國冷笑道,“現在政策是放寬了,但也沒說個體戶可以開店鋪啊!”
“誰說沒有?早就有個體戶開店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