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
真太不是東西了!
挑個管事兒的不在時動手,即便東窗事發能怎麼樣?孤兒寡母找到家裡,一個老歪太太再加上柳春源,足以隻手遮天,奈何不得!
好缺德的想法。
好精細的算盤。
果然是狗改不了吃那啥!咬著後槽牙,忽然想起柳二嫂把閨女送來時的話——
“老爹,當初柳二嫂跟我初五搬過來。那按照你這麼的話,初二柳舉人夫妻倆走,那他們不是……”
農家媳婦兒過年回孃家省親,都是在大年初二。越想越著急,佟雪瑩都有點慌了。老爺見她這般,心知她的熱心腸。輕拍幾下她的手背,道:
“丫頭莫慌。我打聽過了,柳春源他們爹孃每年都是初六走,十四回來,雷打不動。所以時間上來得及。你別啊丫頭,這柳貴家的挺聰明,居然能猜到他們要動手的時間。”
“要是這樣看的話,我覺得等他們娘四個來了、你可以好好對她,那婦人知恩圖報,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恰好你作坊又缺人,你不妨考慮考慮。”
佟雪瑩聽他這麼,緩緩地點頭表示贊同。買人暫時行不通,柳二嫂舍家撇業來這兒,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爺倆拎著漿桶,回院繼續貼對聯。
農家有這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有門的地方,都要貼上福字還有對聯。當這些東西貼好之後,就意味著過年了。家裡的鍋碗瓢盆要注意,不能弄碎了。還有就是不能吵架、打架,圖一年順當,反正道很多。
朱四爺在屋裡寫,每還寫一副對聯,都會詳細的給七講解裡面的內容。家夥愛讀書,對於學問向來都是來者不拒、勤奮好學。不懂的時候還問上一嘴,二人相處的很好。
對聯寫了八副,福字已經不知道寫了多少。等七進屋通知他不用寫之後,朱四爺累的坐在椅上,手腕兒。看起來老爺的很對,這幽梅的毒確實要盡早才行。可是……
佟雪瑩從外面走進來,看著他的動作,挑眉問:
“咋,手腕兒寫疼了?”
“嗯。”應完、扭頭看她,繼續毫無表情的手腕兒。那丫頭根本就沒有關心他的意思,人家進屋是來找燈籠的,估計那話只是隨口一。
敢情是他“自作多情”了。
終於,佟雪瑩翻出四個大紅燈籠,輕拍上面的灰。年前讓鐵柱幫忙送來的,門口掛倆,院掛一個,後院掛一個,正好。抱著燈籠邁步走,全程沒再看他一眼。
董老爹在院裡已經彎好鈎。見她抱著燈籠出來,隨手拿了兩個。平日裡不用的燈籠,都是折起、成一個圓筒狀,這樣方便存放也不佔地方。
用的時候就像現在這樣,從頭往下壓,卡扣卡住之後,就成了一個蘋果燈籠。然後掛在鈎上,晚上把點好的蠟燭放上即可。
佟雪瑩瞅著寫有燙金福字的燈籠,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揚起來。這是她穿越之後過得第一個年,也是新生活的第一個起點。來年開春,所有工程全面啟動,又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都新年新願望,她希望未來的一年,作坊、串城能穩步發展,家人平安喜樂,七健康成長,至於她個人的問題……
隨緣吧!
反正要是有看上眼的,她應該不會退縮。
重活兩次,如果一次戀愛都沒有談,貌似有點兒對不起老天爺的安排。當然,也對不起她自己,總不能做人一造,連個愛情是啥滋味都不知道,出去多寒諂。
遼東一帶過年,有守歲的習俗、新舊交替的時候,都會吃頓餃來慶祝。不過大部分人都堅持不了,所以基本都是申時左右吃餃、放鞭炮、接神、睡覺。
餃餡兒大多分兩種。一種是素餡兒的,取一年素淨、祥和之意;還有一種是葷的,芹菜肉餡兒。取勤勞幹活、豐衣足食之意。
遼東府冬天沒有青菜,所以吃素餡兒的居多。佟雪瑩家因為有地窖,老早就存放了芹菜,這會兒正好可以拿出來吃。不過在這之前,是要先吃團圓飯。
家人一起商量了下,決定中午飯不吃,往後挪一挪,晚飯提前一會兒。這樣,半夜那頓餃便可吃下去了。
廚房內,煎炒烹炸樣樣不少,佟雪瑩基本上算是拼盡了渾身解數。這頓飯,她可是相當重視。不光是因為吳氏還有董老爹或者是朱厚雄。
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七。看得出來,他特別的興奮。眼睛一直都在笑,嘴裡還不停地跟四王爺菜怎麼做。估計這幾年跟著原主,他沒過上一個快樂年。
麒麟茄、糖醋肉段、孜然羊肉、紅燒鯉魚、拔絲地、牛肉燉蘿蔔、雞燉蘑菇……
朱四爺站在一旁,看著忙碌的吳氏跟佟雪瑩,聞著菜品的香味。突然有種慶幸——
慶幸這次他的單獨行動;